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天津)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分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C、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D、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防止沸腾溅出;
解答:解:A、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图中无玻璃棒,故A错误;
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多处错误,故B错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故C正确;
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液体太多,加热沸腾会溅出,影响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过滤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了解取用液体和给液体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CuO粉末C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5)(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天津)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
(1)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CuO粉末C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天津)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
(1)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CuO粉末C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