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金属材料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铜丝可以用作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
(2)铜、铁、铝出现的先手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只用一种溶液和金属反应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溶液为B(填字母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3)“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是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和氧气反应.
(4)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在炼铁高炉中将赤铁矿还原为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钢铁易于空气中发生锈蚀,焊接钢轨时要先除去其表面的铁锈,用稀硫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金属资源不可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除了防止金属锈蚀以外,还可采用回收利用方法(说出一种即可)

分析 (1)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常利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来设计实验:“中间不变,两头变”、“两头不变,中间变”进行分析;
(3)根据金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5)根据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铜丝可以用作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
(2)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常利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来设计实验:“中间不变,两头变”、“两头不变,中间变”,铁、铜都不会与硫酸铝反应,不能验证,铝会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会与硫酸亚铁反应,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铝都会与硫酸铜反应,不能验证,故选:B;
(3)“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是: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和氧气反应;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金属资源不可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除了防止金属锈蚀以外,还可采用回收利用方法.
故答案为:(1)导电性;
(2)B;
(3)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和氧气反应;
(4)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Fe2O3+3H2SO4=Fe2(SO43+3H2O,回收利用.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以及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并会加以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氧化铜与氢氧化铜的混合物25.8g,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325.8g溶液,将滤液结晶得到40.5g的固体.稀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0.2%B.10.3%C.10.5%D.1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  )
A.洗涤剂清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汽油能清除油污--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C.清洗沼气池时严禁烟火--沼气池内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金刚石熔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
B.铁元素和氧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
D.铁元素与氧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钠 NaCO3B.氯化亚铁  FeCl3C.氧化镁 MgO2D.氢氧化钙 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1)化学小组选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仪器的名称:a是试管,b是酒精灯.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B(填标号,下同)和D
(2)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2CO2═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端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无法判断碳酸钾是按照反应甲的原理产生,还是按照乙原理生成的氢氧化钾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产生的.
[实验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③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反应乙不是造成碘化钾泛黄的原因.
[实验3]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④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向瓶内加入少量水.
【实验结论】
⑤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二成立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纯碱→烧碱B.生石灰→熟石灰C.石墨→金刚石D.二氧化碳→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一E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所给装置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填写如表空白.
 固体M 溶液N 制取的气体 收集装置
 大理石稀盐酸 CO2C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O2B或C
 锌粒 稀硫酸H2 B或D
(2)收集干燥的CO2还需要用装置E,E中盛装的试剂为浓硫酸.
(3)用如图装置A制取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