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硅原子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铵根离子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6)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4)根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氮气进行分析;
(5)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进行分析;
(6)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可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硅原子表示为:2Si;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可知: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3P2O5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可知: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铵根离子表示为:NH4+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氮气,表示为:N2
(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表示为:H2O;
(6)由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可知: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表示为:
+2
Mg
Cl2
故答案为:(1)2Si;
(2)3P2O5
(3)NH4+
(4)N2
(5)H2O;
(6)
+2
Mg
C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要做到“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减排”,下列生活方不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  )
A、过节时给朋友发送电子贺卡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鼓励使用私家车
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3)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用
 

(4)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
 

(5)能加热的仪器是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80g样品高温煅烧,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分解)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容器中剩余固体总质量称得58g,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变成的白色粉末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用酚酞试液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
 

(4)可用加酸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  小组中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不同的方案,确认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已
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能照射的地方.
 

(2)1滴水中约有1.67×1027个水分子.
 

(3)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常用教学用品粉笔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共同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粉笔成分
【咨询并查阅】
(1)询问老师获知粉笔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盐,并含有钙元素.
(2)常温下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小于0.01g0.01-01g1g-10g大于10g
物质分类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提出猜想】
①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      ②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③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      ④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
【设计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一段白色(约1g),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
发现烧杯底部有较多白色灰体未溶解
则猜想
 
不成立
(2)
 
 

该粉笔主要成分不含碳酸盐
(3)从实验(1)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震荡观察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该化学方程式为
 
(4)从实验(1)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震荡观察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该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与结论】
(1)根据以上实验可知粉笔的主要成分属于
 
(选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
(2)将上述实验(1)-(4)中产生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此废液需要处理后再排放
实验二、关于粉笔的趣味实验
【查阅资料】
层析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离技术.层析系统均由两个相组成;一个是固定相,另一个是 可以流经固定相的流动相,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流动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物质的目的.
【设计并实验】
小明在距一支粗端2cm处点一滴蓝墨水,将插入盛有酒精培养皿中,过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上升,蓝墨水在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试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
①蓝墨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由此可以作出推测是
 
填序号)
A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运动速率不同
C可以用上述原理分离某些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
 
HCl
 

 
CuO+
 
HCl
 

 
CaO+
 
HNO3
 

 
SO2+
 
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