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H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u、CuSO4(2)4Al+3O22Al2O3(3)置换反应(4)2CuO+C2Cu+CO2↑ 

【解析】

试题分析: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因此是铝,而B能够转化成A氧化物,因此A是氧化铝;铝还能和C和F反应,因此C和F是酸和盐,C由三种元素组成且能够和D氧化物反应,因此确定C是硫酸,E是硫酸盐,F是盐且是排在铝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溶液,如硫酸亚铁;G是紫红色的铜,所以E硫酸铜,则D为氧化铜;H能够和氧化铜反应,说明H具有还原性,而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且I是H反应产生的,所以I为一氧化碳,H是碳.

(1)G为紫红色的铜,E为硫酸铜;故答案为:Cu; CuSO4;

(2)B是铝,A是氧化铝,因此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反应①是硫酸和铝的反应、②是铝和硫酸盐的反应;③是碳和氧化铜的反应,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4)H是碳与D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能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

考点:物质的推断、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水    B. 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得到氯化钠晶体

C. 向生锈的铁钉中加入稀盐酸       D. 等质量的Mg和Zn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虑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评价】

(1)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O2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E.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时,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

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               来改良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当乙为NaOH时,它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到: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III中铁丝没有燃烧。

(1)为什么III中铁丝不能燃烧?

(2)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某学习小组按照图所示装置去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始终未能探究全面,你认为他们不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           

(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    想】

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II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III成立

     【思    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