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非常重要.如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加热液体
C.
收集氧气
D.
过滤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解答;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开始加热时要预热,再在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图示试管内液体量太多,超过了其体积的三分之一,且未使用外焰加热,大拇指应顶住短柄,不应压在短柄上,故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错误.
答案: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铁析出,则X、Y、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FeB.Fe>X>YC.Y>Fe>XD.X>Fe>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合理均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大理石(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使地球气温保持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合理均可) (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常用于减肥食品.已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3年2月26日新河潮观村发生一起因煤气泄漏造成的中毒事件.事故中,4人中毒身亡,1人轻度中毒.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相比氧气进入人体血液后(  )
A.氧气比一氧化碳与血红蛋易结合
B.一氧化碳比氧气与血红蛋易分离
C.一氧化碳比氧气与血红蛋易结合
D.一氧化碳、氧气与血红蛋的结合能力都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下面两幅模型转化图分别用来说明水的两种不同的变化,其中的B(填“A”或“B”)图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 ①NaOH ②MgSO4 ③Ba(NO32④FeCl3 四种溶液,则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a、b、c、d分别为盐酸、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四种物质的无色溶液中的某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下:
(1)a+b产生白色沉淀  (2)c+d产生白色沉淀  (3)a+c产生白色沉淀  (4)a+d产生白色沉淀  (5)b+d产生无色气体,则四种物质分别是a硝酸银,b盐酸,c氯化钡,d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2015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一男童将食品干燥剂扔进水杯,干燥剂爆炸导致眼睛失明.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含有CaO、Ca(OH)2
猜想二:含有CaO、Ca(OH)2、CaCO3
猜想三:含有Ca(OH)2、CaCO3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足量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有明显的放热现象猜想
三不成立 
 ② 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FeCl3 
出现红褐色沉淀
 干燥剂中含有Ca(OH)2
 ③ 另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干燥剂中含有
CaCO3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二成立.
【拓展迁移】生石灰干燥剂吸水后具有腐蚀性,如果将其误食入口,在家中应如何处理服用食醋,并大量饮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BaCl2、Ba(OH)2和HCl;       猜想二:①BaCl2、Ba(OH)2
猜想三:只有BaCl2;                  猜想四:BaCl2和HCl.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②一一定不成立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③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结论: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④碳酸钠 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开始产生气泡,随着试剂大量加入,逐渐产生⑤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结论:猜想三不成立,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拓展】
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危害,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⑥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