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 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 【解析】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A、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蜡烛熄灭,不是隔绝氧气,选项错误,...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升学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过程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 葡萄酿酒 B. 食品发霉 C. 水分蒸发 D. 煤气中毒
C 【解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 【解析】 A.促进燃料的方法有: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着火时,热气上升,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以尽量少吸入有害气体和烟尘;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与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旺;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品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2)将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_方法提纯A.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4)将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在t2℃时物质A、B的溶解度相等变大降温结晶70B>A>C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是A、B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t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 CuSO4、KCl、NaCl B. Na2CO3、NaOH、Ca(OH)2
C. H2SO4、Na2SO4、HCl D. NaHCO3、KNO3、NaCl
C 【解析】 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无色溶液中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A、三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时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三种物质之间不能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不符合题意;B、Na2CO3、NaOH、Ca(OH)2均能与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水杨酸甲酯(化学式C8H8O3)常用作牙膏、化妆品的香料,也用于制止痛药。
请计算:
(1)水杨酸甲酯中碳、氧原子个数比_____。
(2)水杨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8:3 152 【解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1)由化学式可知,水杨酸甲酯中碳、氧原子个数比8:3; (2)水杨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8+16×3=15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
(2)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
(3)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
(4)t1℃时,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2:11的甲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A. KNO3 B. CO(NH2)2 C. K2SO4 D. Ca3(PO4)2
A 【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 KNO3中含有钾元素、氮元素,是复合肥。正确; B.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C. K2SO4中含有钾元素,是钾肥。错误; D. 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氧气
D 【解析】 A、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