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及对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 (g/100g水)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①图1中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24)(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25) ;
③图1中t1的温度范围为 (26) ;
④20℃时,60g K2CO3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7) ;
⑤80℃ 时有KNO3饱和溶液(含少量K2CO3),若要得到较纯净的KNO3晶体,宜采用实验操作方法是 (28) ;
⑥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 ,其结果如图2所示。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29) 。(填字母)
A.烧杯Ⅱ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Ⅰ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Ⅱ中溶解的是K2CO3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Ⅰ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Ⅰ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24) 甲 (25) t1时K2CO3、KNO3的溶解度相等 (26) 60℃-80℃
(27)52.4% (28)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29)BC
【解析】
试题分析: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很大,则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②曲线上的M点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③图1中t1的温度范围为60℃-80℃; ④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10克的碳酸钾,20℃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钾的质量为55克,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5g/(55g+50g)*100%=52.4%;⑤根据溶解度曲线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而碳酸钾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80℃ 时有KNO3饱和溶液(含少量K2CO3),若要得到较纯净的KNO3晶体,应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⑥A、烧杯Ⅱ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错误;B、40℃ 时,碳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则烧杯Ⅰ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Ⅱ中溶解的是K2CO3,正确;C、烧杯Ⅰ中有固体剩余,则此时的溶液使饱和溶液,要将固体全部溶解可以采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方法,正确;D、若将烧杯Ⅰ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若采用增加溶剂的方法,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故选B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 (38) ;
②P点的含义是 (39) ;
③t2℃时,向60g的水中加入35g a物质,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40) g;
④t1℃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最少的是 (41) (填“a”或“b”或“c”);
⑤欲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 (填序号)。
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Ⅱ.溶质b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Ⅲ.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Ⅳ.可倾倒出一些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下列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选用装置时填字母编号)
① 写出仪器a的名称是 (1) 。
②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3) (填序号),该方法利用的二氧化碳性质是 (4) 。
③ 上述发生装置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是 (5) (填字母编号),若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石灰石放在 (6) (填甲、乙或丙)处。
④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 2H2)气体,该反应必须控制反应速度否则容易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7) (填字母编号)。该反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 。
⑤ 用装置F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9) (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反应实验,并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Ⅰ.根据实验装置分析,兴趣小组同学对生成气体的成分的假设是:①只有二氧化碳;② (12) ;③只有一氧化碳。写出假设①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该反应中氧化剂的化学式为(14)。
Ⅱ.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缓缓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然后关闭K,目的是 (15) 。
Ⅲ.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16) ;装置C的作用是 (17) 。
Ⅳ.如果观察到装置B、D、E中现象都有明显的变化,可得到的结论是 (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2)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将锌、铜、铁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呈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
(4)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渣的成分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