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按下列要求填空:
(1)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下列
 
(填序号)量筒.
①20mL      ②50mL      ③10mL和5mL
(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10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mL.
(3)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根据量筒的选取方法考虑;
(2)根据仰视和俯视读数偏大还是偏小考虑;
(3)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4)根据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分析.
解答:解:(1)量取液体时选取比量取的液体大,且最接近的,所以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20mL量筒;故选①;
(2)为了不造成误差,选择量筒量程时应选择比所量液体稍大的量程;量筒读数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先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会使量得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而俯视读数偏大,会使量得的液体体积小于读数,所以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10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大于10mL.
(3)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故答案为:(1)①;(2)大于;(3)胶头滴管;(4)酒精灯.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包白色混合物,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钡、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将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液体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在完全反应后的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混合物中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肯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适当的方法区分下列物质
(1)蒸馏水和山泉水,我的方法是: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我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山东济南开幕,作为济南市良好少年,我们的下列做法对济南市的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
B、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X可以是(  )
A、H2
B、O2
C、CO2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气味
B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碱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
C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
D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后,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探究木炭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中(甲图)所示装置,往A试管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1)同学们根据装置所示,立即正确写出了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他们写出的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这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木炭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是
 
 
.如果没有酒精喷灯改用酒精灯加热,对酒精灯的改进措施是
 

(2)同学们观察到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其中一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准确,他的理由是
 
.同学们听了他的理由,都认为他的想法是合理的,他们根据该同学的理由,查阅资料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A、B试管之间连接上乙图所示装置,就能证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这个结论.请你据此推测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同学们在D处观察到蓝色火焰,他们联想到蜡烛燃烧火焰分层,而且各层火焰温度不同,他们想探究一氧化碳燃烧时,中心火焰的温度和外层火焰的温度是否相同,又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进行了验证,他们设计的实验是
 
,该实验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
 

(4)由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同学们在B、C、D三处都观察到了正确的实验现象,由这些现象可知一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右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图1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
 

(2)图1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3)
 
(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
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如图2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⑥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①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②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偏小 不变”).
④在步骤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解释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雨水的微观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