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 =CuSO4 +H2↑

B. 铁钉浸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C. 除去CO2中的CO:2CO+O22CO2

D. 铜绿的形成:2Cu+O2+H2O+CO2=Cu2(OH)2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B.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D. 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英文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蜂窝煤是清洁燃料

B.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石油化工产品

C. 管道煤气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推广使用加铁强化酱油,这里的“铁”是指的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塑料盆 B 紫砂壶 C 不锈钢锅 D 木碗

(3)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4)“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l的化合价是______;

(5)燃放孔明灯祈福是元宵节的传统,但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孔明灯会______而引发火灾(填序号)

A 提供可燃物 B 提供氧气 C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 能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1g硫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可以生成2g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 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 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对碳酸氢钠的性质也进行探究。

(问题1)碳酸氢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1)用pH试纸测定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2;

(结论1)两种溶液都呈碱性,它们的碱性强弱顺序为_____。

(问题2)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酸的反应

(实验2)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①

碳酸氢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

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②

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

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③

盐酸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④

盐酸逐滴加入中碳酸钠溶液中

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

(问题3)实验④与另外三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实验3)将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与相同浓度的盐酸互滴,利用手持传感器测定反应中溶液pH变化,四个实验的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

(1)如图表示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2中的序号)。

(2)比较如图与如图发现: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与如图叠合后,图象基本重合。

则如图中的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D点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所以,“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3)比较如图与如图发现:不同的操作有不同现象,试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

(应用)

用稀盐酸来鉴别一瓶溶液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时,应如何操作?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区别NaOH和Na2CO3两种无色溶液,某同学设计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1: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根据酚酞试液是否变红色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方案2:分别取少许两种溶液,各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各是哪种溶液?

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两个方案有一个是正确的,该方案是_____;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另一个方案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2)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区别上述两种溶液: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胶头滴管分别吸取少量NaOH、Na2CO3溶液于试管①、②中,并分别向其中滴入少量的_____。

试管①:_____。

试管②:_____。

试管①是NaOH。

试管②是Na2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种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硅酸镁不溶于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

Ⅱ.过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分析推理)(1)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根据资料可知: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_____。

A 鱼池供氧剂B 消毒剂C 干燥剂D 漂白剂

(3)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_____有硅酸镁。(填写“可能”或“一定”)

(4)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探究)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活性氧”含量=×100%

(5)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0g样品按下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将盐酸慢慢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停止滴加盐酸。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_____。

(总结计算)(6)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_____,写出其计算过程。

(拓展延伸)(7)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_____。

A 盐酸挥发出的HCl进入B装置中 B 催化剂没有让过氧化氢完全反应

C 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A装置中 D 装置中还有部分残留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