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加热时,释放部分结晶水,同时生成Mg(0H)Cl(碱式氯化镁)或生成MgO.如图是关于MgCl2?6H2O的综合利用,依据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即化学反应的原料中每个原子都参与反应并全部转化为产物),假如以203.0kg MgCl2?6H2O为原料,则可以获得20.0kg MgO、若干千克的盐酸和
 
kg MgCl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03.0kgMgCl2?6H2O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20.0kgMgO中镁元素的质量和MgCl2中镁元素的质量和.
解答:解:设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x,
203kgMgCl2?6H2O中Mg元素的质量为203kg×
24
203
×100%=24kg,
20kgMgO中Mg元素的质量为20kg×
24
40
×100%=12kg,
根据题意有:x×
24
95
×100%=24kg-12kg,
x=47.5kg,
故填:47.5.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往一定质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B、
电解水时氢气与氧气体积
C、
高温加热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混合物
D、
镁带在密封的容器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C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
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g氯化钠晶体折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两种物质析出的晶体中都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时,甲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C、甲物质的溶液由D点变化到B点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100克36.5%的稀盐酸能中和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若把这些氢氧化钠配置成100克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Na-23 H-1 O-16 Cl-3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将一定量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
电解水
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D、
氢气还原一定量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2g石灰石和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剩余物质为107.6g,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课上,陈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铜,以下是其中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
(1)小芳取少量氧化铜和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硫酸溶液于试管中,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你预计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接着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没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请你帮助小芳分析没有得到蓝色沉淀的原因是
 
,若果让你继续完成她的实验,最简便的操作是
 

(2)小柯取少量氧化铜和一定量的稀硫酸,经过较长时间加热,氧化铜全部溶解后,立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结果也没有得到蓝色沉淀,试管中却意外出现了黑色固体,请写出生成黑色固体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