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KCl+3O2
【答案】分析:试管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因为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Al>Cu>R;Al>R>Cu;R>Al>Cu;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说明R比铜活泼,猜想一不成立;由猜想二的操作和现象可知:Al>R>Cu,R与稀硫酸反应生成RSO4和氢气;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或RCl2或R(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等都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1)试管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因为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B;C
(3)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二)【作出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Al>Cu>R;Al>R>Cu;R>Al>Cu;故答案为:Al>R>Cu  (或Cu<R<Al)
【实验探究】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说明R比铜活泼,猜想一不成立;由猜想二的操作和现象可知:Al>R>Cu,R与稀硫酸反应生成RSO4和氢气;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或RCl2或R(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故答案为:不成立;R+H2SO4═RSO4+H2↑;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或RCl2或R(NO32]溶液中;
【交流反思】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故答案为: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等都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为:酸;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本题既考查了实验现象的描述,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东营)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
水槽
水槽

(2)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H2,可选用装置
B
B
.(填写装置序号)
(3)用C装置收集CO2,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这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这证明二氧化碳已满

(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5)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BCDA
BCDA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生成的气体压着液面下降,与隔板上的固体分离
生成的气体压着液面下降,与隔板上的固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2、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引燃铁丝

(2)小明按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燃着的铁丝碰到集气瓶壁等

(3)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下表: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时出现火星的现象是由于
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试管
试管
:b
集气瓶
集气瓶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
E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C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
猜想二:
Al>R>Cu (或Cu<R<Al)
Al>R>Cu (或Cu<R<Al)

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猜想一
不成立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R+H2SO4═RSO4+H2
猜想三
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或RCl2或R(NO32]溶液中
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或RCl2或R(NO32]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
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
变浅或颜色逐渐退去
;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
反应或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等都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试管
试管
:b
集气瓶
集气瓶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
E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C
 (填字母).
B.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
Al>R>Cu(或Cu<R<Al)
Al>R>Cu(或Cu<R<Al)
,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猜想一
不成立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R+H2SO4═RSO4+H2
猜想三
将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
将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
由蓝色变成无色
由蓝色变成无色
;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