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用洗洁精去餐具上油污是因为其发生了乳化作用 | |
B. | 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都有明显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
C. | 汽车水箱中加少量乙二醇可提高溶液的沸腾温度 | |
D. | 溶液能够导电是因其中一定含有自由移动的微粒 |
分析 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分析;
B、根据物质溶于水会伴随温度变化来考虑;
C、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溶解后液体的凝固点降低,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
D、物质导电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金属,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二是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溶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洗洁精去餐具上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不是发生了乳化作用,故错误.
B、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吸热,构成物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水和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放热,如果吸热大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吸热,如果吸热小于放热则溶于水表现为放热,如果吸热等于放热则表现为溶于水温度不变,故错误;
C、冬天在汽车水箱中加乙二醇抗冻,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是因为溶解后液体的凝固点降低,不是提高溶液的沸腾温度,故错误;
D、物质导电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金属,有能自由移动的电子;二是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溶液;故题目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选择的形式考查多个知识点,但难度不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常见物质的区别 | B、物质的除杂 |
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并振荡 铝制品与铜制品-观察物品颜色 | 烧碱中混有纯碱-加适量稀盐酸 铁粉中混有炭粉-用磁铁吸引 |
C、安全知识 | D、物质与微粒构成 |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实验室取用化学药品-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 干冰-由水分子构成 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丙、丁都是混合物 |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
C. | 生成物丙是水 | D. |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元格中 22 表示 22 个钛原子 | |
B. | 图示微粒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所以是原子 | |
C. | 钛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 | |
D. | 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小于中子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