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Al>R>Cu;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R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猜想三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对铝丝打磨不够彻底,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把铝丝反复打磨后,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变成无色,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析 【作出猜想】猜想二:根据其余两种猜想推断;
【实验探究】猜想一:根据实验现象推导结论;
猜想二:根据R与稀硫酸反应生成RSO4和氢气写出方程式;
猜想三: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设计实验验证R的活动性比铝强,并参照上述操作进行描述;
【交流反思】根据R的盐溶液为蓝色解答;
归纳与总结】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解答 解:【作出猜想】猜想二:根据其余两种猜想可以猜想为:Al>R>Cu;
【实验探究】猜想一:把R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说明R把铜置换出来,即R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二:R与稀硫酸反应生成RSO4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H2SO4=RSO4+H2↑;
猜想三: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即设计实验验证R的活动性比铝强,可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现象发生,即可证明;
【交流反思】铝能与硫酸R的溶液反应,则生成的硫酸铝的溶液颜色为无色,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
归纳与总结】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
故答案为:【作出猜想】Al>R>Cu;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 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猜想三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变成无色;
【归纳与总结】酸;盐溶液.

点评 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然后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也可记为‘两金夹一盐’或‘两盐夹一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H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稀释:现欲用24%的盐酸(密度约为1.1g/cm3)稀释成240mL7.3%的稀盐酸(密度约为1.0g/cm3),所需24%的盐酸的体积为79.6mL.(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物质的化学式CuO.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C物质的固态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人工降雨;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CuCl2+Fe=FeCl2+Cu;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过量的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了氢气.
(4)写出物质G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高温\;}}{\;}$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10(10或50)mL的量筒).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属于纯净物的是AB
(3)试管等玻璃仪器刷洗干净的标准是试管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4)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加入少量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6)若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一个作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质量为$\frac{mn}{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HCl、NaOH、Al(OH)3、AlCl3和NaAlO2溶液之间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如图(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物的质量/g,横坐标为加入AlCl3溶液的体积/mL)中,能够正确描述“往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过量”的实验中,产生沉淀物的质量与滴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形成原子
C.原子、分子、离子、电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如图2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E.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如图1装置丙(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B.乙醇是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