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研究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抗疟疾药。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计算:
(1)青蒿素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
(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若有青蒿素14.1g,含有氧元素质量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氯酸钾中所含的阴离子________.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属于反应
的是( )
A. 镁+氧气氧化镁
B. 二氧化碳+水→碳酸
C.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 水氢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实验(所有装置的气密性都已检查完毕)
(1)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容器中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该实验你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与“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制氧气”相比有_______的优点。
(2)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__________的关系。
(3)某同学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4)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的完全相同。
(5)试回答: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应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 (填字母)步骤③的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
(6)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_____或D(填序列号)
②用D装置收集过程中,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处移开,________在桌上。
③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A与B相比,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热管口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8)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块状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III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应向烧杯中加入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实验结束后,乙同学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乙同学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原因)。
(4)实验室选用B和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答一种),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坐标图能将化学实验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下列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
A.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 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 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D. 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将白磷放入试管后,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 ( )
A. 1mL刻度 B. 5mL刻度 C. 9mL刻度 D. 8mL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白色细小晶体,无臭、无毒,可溶于水。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1)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2)碳酸氢钠的俗称_________;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举一例碳酸氢钠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填“能”或 “不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