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据此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还要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结合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实验室制取甲烷,用乙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得,结合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解答.
(4)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解答 解:(1)仪器a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铁架台.
(2)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①;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择装置⑤;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浓硫酸中进行干燥,再收集;故应选用装置①③⑤;
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制取甲烷,用乙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得,属于固体加热型,该反应的发生装置为②;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可选用④或⑥收集.
(4)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的底部浸没在液体中,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观察液柱如果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铁架台;(2)①③⑤;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CaCO3+2HCl=CaCl2+H2O+CO2↑;(3)②;④或⑥;(4)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的底部浸没在液体中,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观察液柱如果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
B. |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 |
C. | 棉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 |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 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 (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 产生 | A试管中的无色液 体是水.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双氧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
B. | ![]() 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 |
C. | ![]() 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 |
D. | ![]() 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