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燃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1)用一根划着的火柴能点燃一支蜡烛,却点不着一块煤,其原因是火柴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蜡烛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
(2)图1中蜡烛火焰会熄灭,其原因是稀盐酸和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蜡烛不能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氢气是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图2为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步骤Ⅰ的微观过程为氧气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氢气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步骤Ⅱ的微观过程为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分析 (1)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稀盐酸和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分析;
(3)根据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来书写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析.

解答 解:(1)蜡烛和煤块的着火点不同,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有限,可以使石蜡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使煤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用一根划着的火柴能点燃一支蜡烛,却点不着一块煤,故填:火柴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蜡烛的着火点,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
(2)稀盐酸和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蜡烛与氧气隔绝,所以烧杯中蜡烛迅速的熄灭;故答案为:稀盐酸和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蜡烛不能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的过程,图2为氢气燃烧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步骤Ⅰ的微观过程为氧气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氢气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步骤Ⅱ的微观过程为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故填: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以及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
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侯氏制碱B、蚕丝纺织C、火药应用D、粮食酿酒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Zn2+、NH4+、NO3-、OH-B.H+、Na+、HCO3-、Cl-
C.Ba2+、H+、Cl-、Fe2+D.K+、Mg2+、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到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A.0.30gB.0.20gC.0.15gD.0.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取5克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
(1)共产生1.76克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密闭容器中盛有CH4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4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比为(  )
A.4:13B.3:10C.2:7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 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
(1)步骤I前,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增加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同时加快反应速率.
(2)步骤I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除含有Li+、SO42-,还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使Al3+、Fe3+形成沉淀,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3)步骤II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Fe2+、Mg2+、Ca2+
(4)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OH、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下面是兴趣小组同学对暴露在空气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1]:
该氢氧化钠固体有没有变质呢?
[进行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用足量的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含有 Na2CO3
[提出问题 2]: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呢?
[进行实验 2]:乙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按如下操作流程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
(1)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步骤②的操作有搅拌 和过滤,搅拌的作用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2)证明步骤②中已达到 Ca(OH)2溶液过量的目的,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ac.
a.取少量滤液 B,向其中通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
b.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石灰水,无白色浑浊 
c.取少量溶液 B,向其中再加少量浓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浑浊
(3)为获得纯净的氢氧化钠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B、过滤. 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流程中的 Ca(OH)2 溶液可以用稍过量的 Ba(OH)2 溶液代替,代替后的主要优点是A.
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钡易溶于水,用氢氧化钡溶液可以减少溶液中水的量,以提高蒸发浓缩的效率,并节约能源.
B.只有氢氧化钡才能除去杂质[实验拓展]:如何测定久置的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呢?
从一瓶久置的烧碱中称取了 20g,干燥后剩余固体固体质量为 19g,完全溶于蒸馏水 中配成 100g 样品溶液,现取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与样品溶液混合,充分反 应后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项目和次数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第 4 次
样品溶液质量(g)10203040
氯化钡溶液质量(g)10151530
产生沉淀的质量(g)1.973.943.94X
(5)表中第2、4次恰好完全反应.
(6)请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请保留具体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