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静止不动的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Zn+2HCl=ZnCl2+H2 B. 2Fe+6HCl=2FeCl3+3H2↑

C. 4P+5O22P2O5 D. 2KMnO4=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足量洁净的细铁丝用食盐水浸湿后,放入锥形瓶中,并按右图连好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红色的水缓慢进入锥形瓶

B. 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底部发热

C. 该实验充分说明铁生锈是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D. 该实验的原理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O2,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____,开始反应后,当气泡__________冒出时开始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_____(“a”或“b”)端通入。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和收集NH3的装置应选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导热性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 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不可能的原因有( )

A. 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 B.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滤纸破损 D. 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并使其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7

m

6

11

A. m=1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是6:11

D. 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 蔗糖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