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B、铁生锈
C、石蜡熔化D、食物腐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4年4月,兰州市发生自来水苯(C6H6)超标污染事故,再次引发社会对空气与水体污染的广泛关注.苯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为80.1℃,熔点为5.5℃,难溶于水,有毒,有可燃性.因苯含碳量较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浓烟.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叙述中,属于苯物理性质的有
 
 
 (答出两条即可).
(2)下列有关除去水中苯的做法中可行的是
 

A.常温下用过滤的方法B.用加热蒸发的方法C.点燃燃烧的方法D加入活性炭的方法
(3)在即将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农村地区PM2.5和PM10(粒径分别不大于2.5?m和10?m的颗粒物)允许的最大浓度分别为75?m/m3和150?m/m3(24小时平均值),结合数据分析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PM10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煤、石油和
 
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它们会使二氧化碳过多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做了四个实验来证明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A、将铜片浸入稀硫酸
B、将银片浸入稀硫酸
C、将铁片浸入稀硫酸
D、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年12月14日第三届“9+10”区域旅游合作交流会议在太原举行.哈尔滨市作为中国10个热点旅游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等与会城市共同签署《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筹备)国内旅游城市合作意向书》,承诺共同打造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体.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哈尔滨将冰雪资源制作成各种冰雕雪景属于物理变化
B、应在各景点放置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箱,以达到将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C、收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粉碎后倒入江中,以减轻对当地的污染
D、各景区应将公交车燃料换成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以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草酸是“消字灵”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构成如图,下列关于草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酸属于化合物
B、草酸由2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组成
C、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
D、草酸中H、C、O元素的质量比为1:1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由氯原子构成,化学式可表示为Cl2
B、该反应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C、氯化氢分子是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通过该反应可看出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裂,原子重新排列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2)漏斗中滤纸的边缘应该
 
(填“高”或“低”)于漏斗的边缘;
(3)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旧浑浊,请分析原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若各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b→c→d,画出F装置内导管(“b”或“c”)的延伸图示.
(3)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
 

(4)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