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上海)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及在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解:A、由于溶液有均一性,在将甲转移溶液50mL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故B错误;
C、由题可知,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质质量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苏州)用胶头滴管向盛有20.0g稀硝酸的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缓缓加入20.0g5.6%的氢氧化钾溶液;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待滴入最后1滴碱液时,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s颜色不变,即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
(1)请列式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到室温,若要配置室温时的饱和溶液,还需向其中加入10.0g硝酸钠固体.按规范操作,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时,若指针略向左偏转,要使指针居中的恰当操作是:
用药匙从左盘取下少许硝酸钾固体
用药匙从左盘取下少许硝酸钾固体

(3)根据上述情境,列式计算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东港市二模)实验小组对铁的锈蚀按下表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下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
/mL
量筒最终读数
/mL
所需时间
/min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l 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加快
加快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放热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Fe2O3
Fe2O3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江都市模拟)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
[资料卡片]:
1、过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不稳定,受热、遇水易分解;
2、过碳酸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2 Na2CO3?3 H2O2  )=4 Na2CO3+6 H2O+3O2
3、H2O2分解放出热量,Na2CO3受热不分解;Ⅰ、制备研究:如图1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防止过碳酸钠分解,影响产量和产率
防止过碳酸钠分解,影响产量和产率

(3)生产过程中,需加入较多的NaCl,以便过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晶体
过碳酸钠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易析出晶体

(4)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过滤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玻璃棒
玻璃棒
漏斗
漏斗

(5)洗涤过碳酸钠晶体最好选用
B
B

A.蒸馏水    B.无水酒精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6)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其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
NaCl
NaCl
Na2CO3(或H2O2
Na2CO3(或H2O2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④待装置A中
不再产生气体
不再产生气体
时,停止滴加水,并关闭活塞;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7)完善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①
检查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
、④
不再产生气体
不再产生气体

(8)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溶解过碳酸钠,利于其分解
溶解过碳酸钠,利于其分解
;黑色粉末能加快过碳酸钠的分解速率,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可能是
MnO2(或CuO)
MnO2(或CuO)
(填化学式);
(9)实验中,
A
A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10)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近似为1.43g?L-1.),计算过碳酸钠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Mr(2Na2CO3?3H2O2)=314、Mr(O2)=32]
95%
95%

[实验反思]:
(11)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测定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滴入的水占据了锥形瓶内的体积,使得O2体积偏大
滴入的水占据了锥形瓶内的体积,使得O2体积偏大

(12)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起缓冲作用,防止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测量结果产生偏差(或防倒吸)

(13)有同学提出,装置中原有空气会使测定结果偏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装置中原有空气和生成的O2等体积代换
不正确,装置中原有空气和生成的O2等体积代换

(14)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用下述方案进行测定.方案:将装置A中剩余物过滤,洗涤滤渣,并将洗涤液并入滤液蒸发得无水固体1.39g.则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
93.6%
93.6%

(15)根据资料卡片,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方案测定样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想方法测出过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或质量,进而进行计算(或过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生成沉淀质量进行测定
想方法测出过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或质量,进而进行计算(或过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生成沉淀质量进行测定
.(只需给出简要的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泰州一模)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