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1)N2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2)$\stackrel{+2}{Mg}$O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2NH3氨分子的个数为2; (4)Zn2+一个锌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分析 (1)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2)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3)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4)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答 解:(1)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N2中的“2”表示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2)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stackrel{+2}{Mg}$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H3中的“2”表示氨分子的个数为2.
(4)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故答案为:(1)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2)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3)氨分子的个数为2;(4)一个锌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酸不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盐酸可除去试管残留的氢氧化铜
C.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与金属反应都有氢气生成
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2)图中X→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是CO2+H2O═H2CO3
(3)图中X→Y反应的化学方程是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一项重要的实验任务,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考虑在什么装置中制取、用什么方法收集、怎样检验产生的气体、规划实验步骤等问题,依据上述思路,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反应.
①下列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是D
A.过氧化氢(H2O2)  B.氯酸钾(KClO3)  C.高锰酸钾(KMnO4)  D.氯化钠(NaCl)
②小红同学对三组药品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药品实验现象
A二氧化锰粉末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产生气泡速率适中,过程中无副产物
B电解水产生气泡速率缓慢,能持续进行
C加热紫色高锰酸钾粉末加热一段时间有气泡,紫色粉末易进入导管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最好选择A组药品(填字母序号),理由是:反应不需加热或通电,反应速率适中,反应环保.
(2)选择装置.

①.写出如图装置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分液漏斗,b集气瓶;
②.如用氯酸钾固体与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制取氧气,你认为应选择上图中装置A(填字母序号); 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并需要加热,收集氧气应选择C_或D装置(同上),选择收集方法的理由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
③.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3)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4)规划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①实验的第一步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浸没水中,手握锥形瓶的外壁,若导管口冒气泡则气密性好;.
②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瓶口一侧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时,证明已集满.
(5)反应剩余物处理,回收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可重复使用,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一种不纯的氮肥,其中主要成份是NH4Cl,经测定它的含氮量为37%.那么它可能含的杂质是(  )
A.(NH42SO4B.NH4NO3C.CO(NH22D.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有几种物质:a.硫粉  b.镁条 c.氧气 d.食醋  e.茶水 f.茶水  g.二氧化碳
属于纯净物的有abcg,属于单质的有abc,
属于化合物的有g,属于混合物的有d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错误,并说明改正方法.
①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②NaCl与砝码位置放错;
(2)将示意图改正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计算:氯化钠10g,水90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上述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③量取:用100mL(填“50”、“100”、或“200”)量筒量取所需水(水的密度:1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3)讨论: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点燃下列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氧气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关闭(填“打开”或“关闭”),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打开(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Ⅱ)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