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司马光砸缸

B.

凿壁偷光

C.

火烧赤壁

D.

铁杵磨成针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先要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准确判断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依据.还要清楚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可知,

A、司马光砸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同样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黑火药爆炸时反应如下:S+2KNO3+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N2

B.

NO2

C.

NO

D.

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锥形瓶中,完全反应结束后,称得锥形瓶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7.8g。

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元素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的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二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其阳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推断:(7分)

(1)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E      

(2)画出D+结构示意图                   ,它是             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

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

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的措施

 

D.

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  mL的量筒.

(2)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