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 B. 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使它更白
C. 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 D. 用大量的亚硝酸钠制作熟食,使它更加可口
C 【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B、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C、面粉发酵时可产生酸,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膨胀使馒头疏松多孔,该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D、甜蜜素对人体有害,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8届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乙中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
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丁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②当甲、乙试管内的固体完全溶解后,将两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并加入过量的锌片、过滤,则滤渣的成分 是_________,滤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请设计能说明 NaOH 与H2SO4是否恰好中和的实验方案。(本题中所用过的试剂不能再用)
_______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④实验结束后,将乙(其中固体全部溶解)、丁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静置,最终看到上层清液呈红色,废液下层有沉淀。由此推断上层清液的成分有酚酞、水和_____。 写出生成下层沉淀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进行化学实验研究,除需要考虑生成什么物质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镁带逐渐减小,冒气泡 Mg+H2SO4 =MgSO4 +H2↑ 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呈蓝色 BaCl2 +H2SO4 =BaSO4 ↓+2HCl Zn,Cu MgSO4,ZnSO4 酚酞 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震荡 溶液稍微变红 恰好中和 氯化钡 BaCl2 +Na2SO4=BaSO4+2NaCl 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①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镁带逐渐减小,冒...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12g B. 12 C. 1.66×10-27kg D. 1/12g
B 【解析】试题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1)先称量5g粗盐,量取10mL水。然后将水倒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粗盐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称量剩余粗盐质量为1g;将浑浊液过滤,蒸发,得到3.4g精盐。
(2)根据(1)的数据,下列计算产率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不会对质量分数造成影响的是____;
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NaCl时右侧托盘没有放纸
C.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后没有立刻搅拌 D.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残留溶液
玻璃棒 C CD 【解析】(1)玻璃棒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2)产率=精盐质量÷溶解的粗盐质量; (3)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B、称量NaCl时右侧托盘没有放纸,会导致称量的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C、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后没有立刻搅拌,不影响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D、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残留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__________。
(3)氯离子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电子变成氯原子。
(4)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__________周期。
非金属 7 失去 三 【解析】(1)根据元素名称判断元素类别;(2)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3)根据原子、离子是转化关系分析解答;(4)根据元素的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解答。(1)氯元素的名称中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2)因为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7=2+8+x,x=7;(3) 氯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变成氯原子;(4)因为氯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变质 B. 煤炭燃烧 C. 酒精挥发 D. 燃放鞭炮
C 【解析】A、食物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燃放鞭炮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A.量筒读数 B. 过滤
C.木炭还原氧化铜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A实验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4)D实验把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放点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2 引流 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防止生成物炸裂瓶底 3Fe+2O2 Fe3O4 【解析】(1)液体的体积是42ml(2)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气瓶中放点水的目的是: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B. 《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C.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D.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可能是石油
C 【解析】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正确;B、曾青涂铁是一种可溶性铜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金属铜的过程,“曾青”是可溶性铜盐,正确;C、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石灰”指的是碳酸钙,错误;D、洧水可燃,指的是石油,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未滴加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______色。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___。
(5)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反应恰好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45 红色 变小 NaOH + HCl===NaCl + H2O 酸性,因为是溶液的温度由高到降低 C 【解析】:(1)(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50g×10%=45g;(2)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随着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盐酸显酸...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