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可变为其饱和溶液
C.除去B中含有少量的A,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指明温度;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可变为其饱和溶液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除去B中含有少量的A,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错误的,应该蒸发结晶得到B;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不是m(B)>m(A)=m(C).

解答 解:A、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可变为其饱和溶液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正确;
C、除去B中含有少量的A,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错误的,应该蒸发结晶得到B,故选项错误;
D、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不是m(B)>m(A)=m(C),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试管,b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②(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或A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一种晶体(Na2CO3•nH2O),在不同温度下,可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为了测定其组成,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温度依次升高),实验结果见下表.坩埚的质量为32.5g,加热前坩埚和晶体的质量为55.7g.求:
(1)第二次加热后坩埚里试样的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2)计算该晶体中n的值
 实验次序温度  冷却后质量(坩埚和样品)/g
            1         T1                       48.5
            2         T2                        44.9
            3         T3                        43.1
            4         T4                         4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0g 98%的浓硫酸加水稀释后,用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能完全中和.求需要此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能大量共存
C.不用任何试剂就能鉴别FeCl3、H2SO4、Ba(NO32、NaOH四种溶液
D.向某酸化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请你列出两种措施防止空气污染
(1)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2)大力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t1℃.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能否在t2℃时,用20%的a溶液加水稀释成10%的a的溶液能(填“能”或“否”).
(4)将t1℃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ab.
(5)t1℃时,将60g的b固体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还有24g固体不能溶解,选用一种方法将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①可将溶液温度升至t2℃②可向溶液中加水 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④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生成固体B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2)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流程对所得的固体C的组成提出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钠;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活动与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C加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红色,于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C加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证明了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丙同学取少量固体C加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甲、丙同学中必有一位同学的结论不正确,请你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有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糯米酿酒B.纸张燃烧C.海水晒盐D.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