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常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解析】

试题分析:

A.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的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所以A项错;

B.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它不是单质,所以B项错;

C.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C项正确;

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却不是氧化物,所以D项错;

考点: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单质的判断;物理变化的特点;氧化物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需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下列物质不能使用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pH试纸
C、无色酚酞试液
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初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t时表示反应已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9分)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提出假设】假设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假设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小于生成物的质量;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

实验Ⅰ:称量铁丝,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铁丝,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固体质量.

实验Ⅱ: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 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反应前

m1g

ag

反应后

m2g(大于m1g)

ag

【实验结论】

甲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Ⅰ可知假设2成立;

乙同学结论为:由实验Ⅱ可知假设1成立。

【分析评价】

(1)你认为________(填“甲”、“乙”)同学的结论正确.

(2)实验Ⅰ反应前的质量是_________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_的质量.

(3)这两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说明另一实验设计的不恰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比较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时,应包括参加反应或生成的__________的质量,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C增加了8g,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5:2 D.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初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9分)(1)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①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太阳能的利用

②把a、b、c、d产生的原因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人大气中

C.一氧化碳进入室内 D.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排人大气中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

(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②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③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g

120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g

127.6

纯碱样品的质量/g

12

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分)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7分)(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正确的方案设计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请分析或改进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及现象

分析或改进

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画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

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

为达到实验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 ② 。

通过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证明水的组成

现象:氢气燃烧,发出 ③ 色火焰,瓶壁发热。

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