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 氢气还原氧化铜:紫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C.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D. 大理石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固体减少至消失
C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错误;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黑色固体变为红色,错误;C、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正确;D、大理石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固体减少,不会消失,因为还有不与盐酸反应的杂质,错误。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
A. B. C. D.
A 【解析】 A、该装置中铁钉与空气、水分接触,铁钉会生锈,且海水中的氯化钠能加速铁制品锈蚀的速率;B、该装置中铁钉能与空气、水分接触,铁钉会生锈;C、该装置中铁钉只与水接触,实验一周后,不易生锈;D、该装置中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实验一周后,不易生锈,故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A。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g
B. 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g甲
C. 将t1℃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将t1℃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A 【解析】 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g,正确;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 g,故100 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80 g的甲物质,即18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80 g甲物质,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错误; D、t1℃甲的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 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
B | CO有毒,而CO2无毒 | 分子构成不同 |
C |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 原子间隔变大 |
D | 湿衣服晾干 | 分子不断运动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因为它们都含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湿衣服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 L | M | N | P |
熔点/℃ | -117 | 3550 | 44 | -259 |
沸点/℃ | 78 | 4827 | 257 | -253 |
着火点/℃ | 510 | 370 | 40 | 580 |
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填 “合理”或“不合理”)。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填代号)。
降低温度不合理M、N 【解析】 (1).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洒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 由题中信息可知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低;(3).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M、N,因为两种物质的常温下是固体,而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1)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 ;
(2)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________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合理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AB 【解析】 (1)天然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泄漏后会很快上升到室内的上方,接触报警器,故答案为:合理,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2)A、可以清除可燃物,破坏燃烧的条件,故A正确;B、开窗通风可以冲淡室内的易燃气体不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故B正确;C、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而打开电器会产生电火花,会将气体引燃,故C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已知碳酸钙在高温煅烧时生成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若要制得11.2t的生石灰,需要煅烧__________碳酸钙?
20t 【解析】 试题设若要制得11.2t的生石灰,需要煅烧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CaCO3CaO+CO2↑ 100 56 X 11.2t 100/x=56/11.2t解得x=20t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般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导管口放出气泡时,即刻进行收集 B. 集气瓶收集氧气后,从水槽中移出,盖上玻璃片
C.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 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 【解析】 A、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进行收集,故错误;B、集气瓶收集氧气后,从水槽中移出,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故错误;C、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正确;D、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