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图标正确的是(  )
A.
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
B.
    浓硫酸稀释
C.
量取8.5mL液体
D.
     称量NaOH

分析 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C、50mL的量筒的最小刻度大于0.1mL;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解答 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可以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从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不正确;
C、利用提供的量筒不能准确量出8.5mL液体,即使能够量出,造成的误差也会太大,该选项不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资料显示,北方某些地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多,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冬天煤用量增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实验室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NaOH、Fe、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烧杯.
(2)产生的气体C是CO2(写化学式,下同).
(3)不溶物G显红色,则溶液F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Cl2
(4)由以上可知: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Fe、Na2CO3;写出过程③中肯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CuCl2=Cu+FeCl2(写一个即可)Na2CO3+H2SO4═Na2SO4+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测定实验室某“锈蚀”的黄铜(铜-锌合金)片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开始研究.
【收集信息】经过处理分析,该黄铜除含有“铜、锌”外,还附着有“氧化铜CuO、氧化锌ZnO”
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设计方案】第一步:称量出该合金的总质量m1
第二步:将该合金片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保证合金平充分反应.

第三步:将第二步反应后的合金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测定收集到的气体质量m2
第四步:计算,得到结果.
【评价交流】
(1)托盘天平称量时,分别称德合金片质量为3.21g、3.2g,其中不合理的数据是3.21g.
(2)上述实验装置图中,有无需要改进之处?若有,请简要叙述具体改进意见需要将尾气进行点燃处理.
(3)在第二步中同学们设计就了如下实验报告,请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步骤1  实验前:CO必须经过验纯操作  因为CO具有可燃性,可能发生实验事故
  步骤2  过程中,先通一段时间CO2再加热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发生爆炸
  步骤3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至室温 反应结束后,还要继续通CO至室温的目的是:防止金属氧化物被重新氧化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CuO+CO$\frac{\underline{\;高温\;}}{\;}$Cu+CO2(任写一个) 
(4)有同学认为:“这个方案中不需要第二步,只进行第一、第三、第四步,也可以达到最初的实验目的”.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不正确说明你的理由将样品直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偏小,导致锌元素的质量分数偏低
(5)有同学提出:在上述步骤2的“实验过程中,先通一段时间CO2再加热”这里“先通如的气体为CO,不是最佳的”,因为在“先通入一段时间的过程中”,可能导致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发生爆炸.你觉得可以改为先通入氮气更安全.
【实验结论】锈蚀黄铜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32.5{m}_{2}}{{m}_{1}}$×100%(用方案中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中子数是17B.氯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到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丙的溶解度
(2)t2℃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15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物质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3℃时,乙的饱和溶液中一定含40g乙物质,此说法是错误(填“正确”或“错误”)的.
(4)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甲<丙<乙.
(5)假设甲、丙均为白色固体,利用t3℃时的溶解度数据,能(填“能”或“不能”)鉴别出甲、丙两种物质.
(6)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一瓶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Na2CO3 、Na2SO4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
(2)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气泡不在产生为止,再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32 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3)向实验(2)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足量的稀HNO3,沉淀不消失.
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NaCl,若要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应该将该学生实验所用药品中的稀盐酸调换成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某无色气体经性质检验如下:①气体难溶于水;②在氧气中具有可燃性,产物是一种化合物;③可使灼热CuO还原成铜.则此气体可能是(  )
A.氢气B.甲烷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