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减少氧气的消耗 B.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煤的浪费

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减少酸雨的形成

B 【解析】 试题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成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水的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氢能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制氢还没有想出真正合适的方法,右图是电解水制氢的简易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所用到的电源是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甲管生成________气体,b应接电源________ 极。

(3)检验乙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4)理论上甲、乙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直流电;氢气;正;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看是否复燃;2: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 (1)电解水实验所用到的电源是直流电; (2)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甲管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乙管生成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应接电源的正极,所以,b应接电源的正极; (3)由于乙管中的气体是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检验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内看是否复燃;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哪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 (3)达到着火点 【解析】 试题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可燃物;(2)要有空气或氧气;(3)要有一定温度,且温度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C 【解析】 试题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A方法正确;B、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B方法正确;C、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有关物质组成及化学规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发现与他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

A. 空气的组成 B. 质量守恒定律 C. 水的组成 D. 酸碱指示剂

(2)在密闭容器内加入下列两种物质,并称量加入前后的总质量(含密闭容器),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蔗糖和水 B.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3)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g。

(4)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查阅资料可知Mg、Mg3N2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Mg+O22MgO; ②3Mg+N2Mg3N2; ③2Mg+CO22MgO+C

④Mg+H2OMgO+H2↑   ⑤Mg3N2+6H2O 3Mg(OH)2↓+2NH3↑

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①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将空气通入实验装置,则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______(填装置序号)。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

③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否含氮化镁: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中含有氮化镁

④思维拓展: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

A、B、CC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P + 5O2点燃2P2O58DCBA或DBCACO2 + 2NaOH=Na2CO3 + H2O生成的氮化镁中含有氧化镁(或氮化镁不纯,合理即可)取样,加入少量水,若产生白色沉淀且有刺激性氨味【答题空10】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镁大多与氧气反应。(合理即可) 【解析】 (1)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物质的组成⑤分子的种类,肯定不会改变的是_________;肯定会改变的是_________;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__________。

①③④⑤②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保持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故肯定不会改变的是①③,肯定会改变的是④⑤,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_ (填一种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 ________  、 ________  等污染物,溶于雨水易形成酸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 ,表现其可燃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汽油NO2SO2CH4CH4+2O2CO2+2H2O 【解析】 (1)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汽油;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2组成燃料的主要成分-碳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 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 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 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 【解析】 A. 加热装置I,由于气体体积膨胀,装置II中会有出现气泡,不能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错误;B. 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错误;C. 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可能是碳有剩余也可能是氧化铜有剩余,因为碳与氧化铜都是黑色,错误;D. 反应前,试管内的气体为空气,反应后试管内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质量大,故冷却后,装置I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