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__________;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_______克碳酸钙与19.8g维生素D2中含氧元素质量相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并结合表中信息,填写下表空白。
反应物 | 反应规律 | 反应规律的应用举例 |
金属+O2 | 大多数金属能和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 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该薄膜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金属+酸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H2 | 写出用稀硫酸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金属+盐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生成_____ | 用Cu、Mg、Zn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 入_____溶液中,即可比较出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表示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图表示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足量且等质量的相同稀硫酸反应
C.图表示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
D.图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 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g;将50g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常用的实验用品,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整套装置中A C、G、H、I、J、O和____。
(3)若要制取8.8g的CO2,至少需要纯度为80%的大理石_____g;
(4)若选用(2)中的整套装置制取氧气,通常选择的液体药品是______。
(5)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_____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若要制取两瓶CO2(总质量为4.4g),所用7.3%的盐酸至少__________g;
③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a、b、h、i、k、l、m和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可选用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 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制取甲烷
C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常温反应制取易溶于水的硫化氢气体
(3)实验室用KClO3制取O2:
①若用排水法收集O2,当观察到_________现象时,说明已收集满。
②反应过程中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先逐渐变小,最后不变 B先逐渐变大,最后不变 C 始终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CO通入盛有12.0g的Fe2O3的试管内,加热至固体完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并同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溶液质量增重6.6g。Fe2O3还原过程中转化过程:Fe2O3→Fe3O4 →FeO→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
B.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10.8g
C.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4.2g
D.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1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蒸发浓缩FeCl3溶液时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同时溶液中出现红褐色固体。小组同学对刺激性气味气体做出猜想:
(猜想)①Cl2 ②HCl ③_____。
(资料)①Cl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具有较强的漂白能力,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②红褐色固体碱式氯化铁晶体的化学式为Fe2(OH)aClbxH2O,它在50℃时开始失去部分结晶水,在200℃完全分解为Fe2O3、H2O、HCl气体。
③浓H2SO4不吸收HCl气体。
(1)小组同学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看到_____现象,证明猜想②成立。
(2)为确定固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称取50.4g固体按下图进行实验。充分持续加热至200℃,最终得到Fe2O316.0g,B、C装置最终分别增重19.8g、14.6g。
①加热前、后均需通入氮气,停止加热后通氮气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_____。
②晶体的化学式中a∶b=_____,若缺失D装置,实验测得的b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x=_____。
③请写出该红褐色固体在200℃时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分别完成2个实验。
序号 | 甲 | 乙 | 分液漏斗 |
1 | 大理石 | 澄清石灰水 | 稀盐酸 |
2 | 二氧化锰 | 80℃热水及一小块白磷 | 过氧化氢溶液 |
(1)实验1:打开b和a,将分液漏斗中过量的盐酸注入,关闭a,此时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b,观察到乙中液体变澄清,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2:观察到乙中白磷的现象是_____;打开b和a,当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全部注入后,关闭a,观察到乙中白磷的现象是_____。关闭b,一段时间后,白磷的现象及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