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①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8.酚酞的分子结构受pH影响,酚酞溶液的颜色受其分子结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 1≤pH<8 | 8≤pH≤13 | pH>13 |
酚酞的分子结构 | 内酯式 | 醌式 | 羧酸式 |
酚酞溶液的颜色 | 无色 | 红色 | 无色 |
②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且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受pH影响。
③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
组别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数据 |
1 | 1﹣1:配制pH=13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 | |
1﹣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溶液红色褪去 | |
1﹣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 溶液红色褪去 | |
2 | 2﹣1:分别配制pH=8、10、11、13的NaOH溶液,各取5 mL分别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5滴30% H2O2溶 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 溶液都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逐渐褪去,四支试管变化情况见图: |
2﹣2:配制pH=9的NaOH溶液,分别取5 mL加入4 支试管中,再向各试管中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4%的H2O2溶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 溶液都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逐渐褪去,四支试管变化情况见图: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则“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_____。
(5)实验2﹣2的目的是_____。
【答案】溶液变红 NaOH+HCl=NaCl+H2O 一定量的NaOH固体 且pH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短 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变红后的酚酞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或快慢)的影响
【解析】
(1)pH=13时,酚酞溶液呈红;
(2)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3)想让溶液的碱性增大,可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即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
(4)根据图示,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且pH越大,褪色所需时间越短;
(5)实验2﹣2是在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了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的变化,实验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变红后的酚酞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或快慢)的影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 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 向一定量氯化铵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 t℃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__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干燥二氧化碳 | 验证铁丝能在 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 氧气含量 | 探究可燃物 燃烧条件 |
实验 方案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在物质甲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_____个碳原子。
(2)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
(3)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_____。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色硬膜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膜的形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l)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硫元素_____;②两个氮原子_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_;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在符号“3H2O”中,“3”表示_____,“2”表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时,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为37:100
B. t℃时,KCl和KNO3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30℃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或添加溶质的方法
D. 将恒温下的饱和KCl溶液敞口放置几天,有晶体析出,说明KCl的溶解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菜品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是_____ (填序号)。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
(3)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是_____(选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_____。
(5)燃气灶具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应_____(增大或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