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它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有毒,燃烧时会产生浓烟.
苯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苯的化学性质:有毒,燃烧时会产生浓烟.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 解: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苯有毒,燃烧时会产生浓烟,都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都属于化学性质.
故填: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有毒,燃烧时会产生浓烟.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将质量为88.8克含有少量NaCl的纯碱晶体(Na2CO3•nH2O)样品,平均分成A、B、C三份,进行如图实验(Na2CO3受热不分解).

(1)A样品中与B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的质量是10.6克.
(2)B样品中含有结晶水的质量是18克.
(3)化学式Na2CO3•nH2O中n是多少?
(4)对C样品的操作结束后,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液,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将A试管滤出的滤渣洗涤后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从A试管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Fe(NO32
向B试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B试管滤出的滤渣的成分是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B.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D.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都需要氧气的参与,属于缓慢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不易溶于水和其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5)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不能获得成功?为什么?不能成功,原因因为碳粉燃烧消耗掉氧气同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从图中选择B、G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0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不易溶于水.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上并正(选填“正”或“倒”)放在实验台上.
(3)若要制备多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C(填字母,下同).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择D与E组合而成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
白磷燃烧: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实验的现象主要不是由于压强差造成的(  )
A.
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打开止水夹进入广口瓶
B.
将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C.
  试管内液面上升
D.
检查装置气密性,拉动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已知: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24ml,由此证明:
①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加热条件下也不与铜反应.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某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铜丝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或硫?否,为什么?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系统中压强基本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