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试管被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灯泡发光过程中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过氧化氢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过氧化氢分子能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Na+和Na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D、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铜     CuO
B、硝酸钾  KNO3
C、氯化钙 CaCl
D、锌粒       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A、B、D、E四种元素,已知A、B、D、E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A单质在D单质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是一种液态物质;B单质也可在D单质中燃烧,生成一种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
(1)用化学式表示分别是A
 
,B
 
,D
 
,E
 

(2)写出以下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A单质和D单质反应
 

②E单质与D单质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老师上课时用一块棉手帕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火点燃,当手帕的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完好无损.下面同学解释正确的是(  )
A、小红认为:纯属魔术,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小明认为:酒精能降低棉布的着火点
C、小华认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小悦认为:酒精跟棉布反应,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然后
 
,以防止
 

(3)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
 
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
 
;氧气还可以用
 
法收集,其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既能用装置C又能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4)在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前应进行的步骤是:
 

(5)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氧气的主要用途有:①
 
,如潜水、医疗急救;②
 
,如炼钢、气焊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小组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发现脱脂棉燃烧起来.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可生成氧气和一种钠的化合物.
(1)请你分析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2)该反应后生成的钠的化合物是什么?
甲同学猜想是Na2CO3,你认为可能吗?
 
,你的依据是
 

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结合资料得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氧气和一种碱.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同学发现,乙同学实验的试管内溶液过一会儿,红色又褪去了.
【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丙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乙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查阅资料】①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②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猜想.猜想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H2O2;猜想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猜想A
正确
B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猜想B
不正确
【得到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氧气和一种碱外,还生成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