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发酵粉②铝合金③碘酒④白醋⑤生石灰⑥铜线
(1)可用于消毒伤口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作窗框的是_____
(3)可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____
(4)可用作清除水垢是_____
(5)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
(6)可用作导线的是_____
③; ②; ①; ④; ⑤; ⑥。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碘酒可用于消毒伤口,故填:③;(2)铝合金可用于制作窗框,故填:②;(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发酵粉可用作焙制糕点,故填:①;(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醋能与之发生反应,所以白醋可用作...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酸和碱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化合物
⑴将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NaOH 溶液、④Ca(OH)2 溶液、⑤NaCl 溶液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 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______(填序号).
⑵欲将 50g 溶质质量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成 19.6%的稀盐酸,需要加水_____g,请 简述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____________
⑶用 NaOH 固体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所需的玻璃仪器 有___________,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使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⑷为中和实验后废液中含有的盐酸,取 100g 废液向其中加入熟石灰,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随加入熟石灰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请根据图示计算废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②当加入 5.6g 熟石灰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若改用 7.4g 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的废液反 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pH______7(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 分子 B. 电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A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因此原子核带正电,其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电子带负电。在原子中,电子数和质子数相同,所以原子不带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不带电。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3+CO2+NaCl+X=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H2O B. NaHCO3受热易分解
C. 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 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再利用
C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NH3+CO2+NaCl+X=NaHCO3↓+NH4Cl中,生成物中氮、氢、碳、氧、钠、氯的原子个数分别是1,5,1,3,1,1,反应物中氮、氢、碳、氧、钠、氯的原子个数分别是1,3,1,2,1,1,故X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
(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_____,写出一个符合A→D的化合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_____,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
C. 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 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C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错误;B、t1℃时,甲物质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不包括下列的( )
A. 合理开采矿物 B. 寻找金属替代品
C. 回收利用金属 D. 禁止使用铁制品
D 【解析】 金属资源的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A、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合理开采矿物,错误;B、用替代品代替钢和其他的合金制管道和汽车外壳,既节约金属,又可以改变车和管道的性能,错误;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减少了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节约金属资源,错误;D、禁止使用铁制品不现实,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及方法 |
A | 检验NaOH溶液中有Na2CO3 | 取样,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水蒸气 | 将气体通入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
D | 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的混合物 | 向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Na2CO3能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氢氧化钠与足量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可以检验NaOH溶液中有Na2CO3,故正确; B、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错误; C、生石灰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倒入下水道 B.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C.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它的纯度
A 【解析】 根据实验室安全规则进行分析判断。 A、实验结束之后,剩余的药品应该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随意丢弃,错误。B、实验室内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直接闻药品的味道,正确;C、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它的纯度,如果气体不纯,点燃之后可能会发生爆炸,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