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所示。为测定此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取 10 g 这种盐进行检测,测得其中 含有碳酸钙(CaCO3)0.3 g。(2) ~ (5)小题请写出计算过程。
(1)该食盐同时是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______(填“单质”或“元素”或“分子”)。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
(4)计算 0.3 g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并判断是否符合标签说明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元素 100 5:6 0.12g 1.2% 符合标签要求
【解析】
(1)加碘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12+16×3=100;故填:100。
(3)碳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40:(16×3)=5:6;故填:5:6。
(4)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00×100%=40%;0.3g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是 0.3g×40%=0.12g;故填:0.12g。
(5)10g 该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12g/10g×100%=1.2%
答: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含量在 0.5%和 1.3%之间,符合标签要求。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C.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D. 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比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快,有同学提出疑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试剂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开展探究活动。
提供的试剂: 15%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铝粉、铁粉、铝片。
(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物质的性质; 猜想2:反应的温度;
猜想3:反应物的浓度 猜想4: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验证猜想1 | 分别向盛有等体积_____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浓度为15%的稀硫酸 | 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不同 | 物质的性质影响反应速率 |
验证猜想2 | 分别向盛有等质量铁粉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浓度为15%的稀硫酸,并加热其中一支试管 | _____试管中产生气泡剧烈 |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验证猜想3 | 分别向盛有等质量铁粉的试管中加入_____ | 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不同 | 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验证猜想4 | 如下图所示 | 如下图所示 | _____,反应速率越快 |
(反思评价)验证猜想4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根据验证猜想4的实验(上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②表示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生成的H2质量相等
C 等质量的铝粉比铝片产生H2的质量多
D a点之后气压几乎不变,表示反应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_____;
(2)“生活中汽油或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其原理不同:汽油_____,洗涤剂_____.
(3)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配制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4)可燃冰是资源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天然气泄漏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盐酸、硝酸钙、氢氧化钠、碳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一个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挖掘实质)
①图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 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图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 H2O,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
(实践运用)
①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______和_____(填离子符号)也不能大量共存。
②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如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的化学式为 ;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哪两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元素符号) 、 。
(4)在上述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用了药品有______________,用了仪器有______________。
(2)制取操作过程中,用排水法收集完成后,是先__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取用木炭的仪器叫____________,未经点燃的木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二)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和空气的体积约是( )
A. 20mL和80mLB. 40mL和60mL
C. 50mL和50mLD. 60mL和4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