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B. 2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 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
D.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土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下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 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 D. 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装置可以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 不外逸等优点。
(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 间后,可观察到挤入到烧杯②中的无色酚酞溶液______,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过一会略缩小,但不会恢复到原状,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滴管甲 | 烧杯① | 滴管乙 | 烧杯② | |
试剂 | H2O | ______ | ______ | Mg |
图示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第二次气压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3)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 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进行实验操作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 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1 | 向20mL 4%盐酸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
实验2 | 向20mL 5%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
实验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下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 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
曲线①为水+13.7%盐酸温度变化曲线
曲线②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3.7%盐酸温度变化曲线
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 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 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 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_____
②若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选用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填字母序号)端通入。
④实验中发现装置B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如何改进?_____
⑤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也可用氧化铜做催化剂。设计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_____ | _____ | 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九年级衔接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含杂质
)样品4.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
,溶液质量与反应的
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则:
(1)全部转化为
时消耗
的质量为_______g;
(2)4.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若所取样品中的
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定安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闻药品的气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