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CaCO3粉末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COCO2通过灼热的Fe2O3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DH2HCl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CaCO3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能与灼热的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2不与NaOH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B.纯碱C.食用油D.味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王同学需配制100g 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12 g NaOH固体
B.用100 mL量筒量取88 mL水
C.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 mL水的量筒中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
A.
       蔬菜
B.
       矿泉水
C.
        米饭
D.
        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C.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钙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
(1)X的值是20,钙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2)如图2微粒中C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3)小明每天需服用2片钙片,每片含碳酸钙0.75g,则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人们经常用到各种除湿剂(干燥剂)
(1)生石灰.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生成熟石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_.
(2)无水氧化钙.白色固体,有苦咸味,每千克吸水量为1kg~1.2kg,若1kg无水氯化钙吸收1.2kg水后得到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5%.
(3)浓硫酸.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室常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它作除湿剂.其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写出一点即可).
(4)还原铁粉.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常用于食品保鲜.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双吸剂”是否仍有效的化学方法为取少量该“双吸剂”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双吸剂”还有效,否则无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学在现代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这重要作用.
(1)下列物质: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 ⑤乙醇,其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①②③(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⑤.
(2)在上述五种物质中,最清洁的燃料是④,理由是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
(3)贵州页岩气(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地质资源量在全国排名前列.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请写出页岩气作燃料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页岩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页岩气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H4+C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CO+2H2.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1:2:1.
(4)如图为以前我市居民长使用的几种燃料.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更充分,其原因是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你认为用煤作燃料的缺点是煤燃烧可以放出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5)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你的建议是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做的两个实验:

(1)小红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质量为73.2g;
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天平仍然平衡;
③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验证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l+NaOH═NaCl+H2O.
(2)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①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的热使锥形瓶破裂;
②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燃烧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只写一条);
③白磷燃烧遵守(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个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