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实验室常用如图2的装置制取气体,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锥形瓶.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或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实验室若用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混合制取二氧化碳,不选B而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你认为其理由是C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制取氨气:
第一种方法: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
第二种方法: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①该小组同学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法制取氨气的原因是反应条件难以实现.
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是AF(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
(5)按如图2安装好装置,然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烧瓶内形成红色的喷泉;理由是氨气溶于水,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于烧瓶内压强,氨水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据图示可分析得:A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解答;
(3)根据B.C都可用于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而C优于B之处是C中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加入,进而控制反应的进行解答;
(4)根据制取氨气的第一种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比较苛刻.所以不宜选择第一种方式解答;
(5)根据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所以能够形成喷泉,当滴入酚酞时,氨水显碱性,导致溶液显示为红色解答.

解答 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是锥形瓶;
(2)A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制氧气可采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或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B、C都可用于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而C优于B之处是C中注射器可控制液体的加入,进而控制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控制反应的速率;
(4))①第一种方法的反应条件太苛刻,不容易实现,而第二种方法的反应条件容易实现,因此该小组同学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法制取氨气.
②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反应制取氨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F装置收集.
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
(5)由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所以当使用喷泉装置进行实验时,会形成喷泉,同时氨气溶解于得到的是氨水,氨水显碱性,所以会形成红色的喷泉.
答案:
(1)锥形瓶;
(2)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或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C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①反应条件难以实现;②AF;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CaCl2+2H2O;
(5)烧瓶内形成红色的喷泉;氨气溶于水,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于烧瓶内压强,氨水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由装置选择制备的气体及原理、不同装置的优点以及由物质的性质选用装置,学生需要对常见气体的制备、性质熟悉,还要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溶液具有导电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当接通电路时,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就越强.某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向硫酸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并利用相应的仪器测定溶液的导电性,绘制如下的图.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B点对应溶液的pH=7(填“<”“=”“>”);
(2)试解释导电性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NaHSO4$\frac{\underline{\;\;△\;\;}}{\;}$2Na2SO4+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a2SB.Na2SO3C.Na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鉴别稀硫酸、NaOH、Na2SO4三种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E均为氧化物,且B、E组成元素相同,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H2CO3,B的一种用途:灭火.
(2)B→E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资源,这里的钛、铁、磷指的是(  )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其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2)一种金属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白色固体: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 (化合)反应.
(3)一种银白色金属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中,与稀硫酸反应最为剧烈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5月18日国务院电贺国土部实现了首次成功试开采“可燃冰”、“可燃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按物质类别分甲烷(CH4)属于纯净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如下:CH4+2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