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极易溶于水.C极易溶于水;D的水溶液为蓝色;E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E的化学式为CO2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与D反应:2NaOH+CuSO4═Na2SO4+Cu(OH)2↓.②A与B反应:Fe+H2SO4=FeSO4+H2↑.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制取波尔多液.

分析 根据“E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则推测E是二氧化碳;根据“C极易溶于水”,而且二氧化碳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因此C可以是氢氧化钠等碱溶液;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还能够和酸,某些盐溶液反应,因此B可以是酸,如硫酸;根据“D的水溶液为蓝色”,且B能够转化为D,则D可能是盐溶液,A能够和B-酸、D-盐反应,因此A可以是常见的金属铁,则D可以是硫酸铜,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 解:根据“E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则推测E是二氧化碳;根据“C极易溶于水”,而且二氧化碳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因此C可以是氢氧化钠等碱溶液;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还能够和酸,某些盐溶液反应,因此B可以是酸,如硫酸;根据“D的水溶液为蓝色”,且B能够转化为D,则D可能是盐溶液,A能够和B-酸、D-盐反应,因此A可以是常见的金属铁,则D可以是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根据分析,E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2)根据分析,C是碱溶液,如氢氧化钠;D为硫酸铜溶液;A可能为铁,B可能为稀硫酸,故:
①C与D反应,即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②A与B反应:即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物质D为硫酸铜溶液,其一种用途为制取波尔多液.
故答案为:
(1)CO2
(2)①2NaOH+CuSO4═Na2SO4+Cu(OH)2↓.②Fe+H2SO4=FeSO4+H2↑.
(3)制取波尔多液.

点评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本题的开放度较大,不必拘泥于面面俱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如图甲)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分析归纳】
氯化氢溶于水:HCl→Na++Cl-
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Na++OH-
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2Na++SO42-
【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0.
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数目减少.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丙)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04↓+2NaCl,.
反应的实质:(略).
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Ba2+和SO42-
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H20+CO2
【总结规律】
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②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F(填字母代号);
③如果选用如图2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选填“a”或“b”)端导入;
④若制取3.2g氧气最少需要高锰酸钾31.6g.
(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可以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必须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氯化钾和碳酸钡固体
B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加酚酞
CCu粉与CuO粉末稀硫酸
D棉纤维、羊毛纤维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发现,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A同学:该溶液没有变质,只含有NaOH
B同学:该溶液全部变质,只含有Na2CO3
C同学:该溶液部分变质,含有NaOH和Na2CO3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1)同学的结论错误,如果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少量的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少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而看不到气泡.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换成足量的另一种试剂(2)Ca(NO32[或Ba(NO32](填化学式),观察到有(3)白色沉淀产生,待不继续反应后,继续滴加(4)酚酞试液,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C同学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时,一般先(5)加入足量的中性试剂除掉碳酸钠,再(6)滴加试剂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突出贡献在于(  )
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首次较准确的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仪器可用于加热KMnO4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小华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300g,请计算:
(1)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g.
(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