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逢年过节,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可就地焚烧
C.废弃的塑料制品可先切成碎片,然后填埋于土壤中
D.化肥和农药可以帮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可广泛使用

分析 A、根据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还出考虑;
B、根据秸杆可就地焚烧来做本题;
C、根据废弃的塑料制品填埋于土壤中的危害来考虑;
D、根据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当,易造成水污染考虑.

解答 解:A、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所以逢年过节,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故A正确;
B、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可就地焚烧能产生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污染大气,故B错误;
C、废弃的塑料制品填埋于土壤中可污染土壤,故C错误;
D、化肥和农药可以帮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但使用不当,易造成水污染,应合理使用,所以不符合环保理念,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通过回答问题知道了与环保有关的一些做法,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环保,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物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二氧化碳做气体灭火剂
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D.用稀盐酸除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某温度时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C.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
一定温度下,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氯酸钠(NaClO3)储存不当是引发爆炸的罪魁祸首,其性质类似KClO3,下列有关氯酸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氧化物B.它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5D.可用NaClO3作原料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软水、硬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C食盐水和醋酸加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棉纤维、羊毛纤维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1)图1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图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C(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取掉单孔橡皮塞等(说出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
D.用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表中是四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名称亚硝酸钠阿斯巴甜β一胡萝卜素环七糊精
化学式NaNO2C14H18O5N2C40H56(C6H10O57
类别防腐剂护色剂甜味剂着色剂营养强化剂增稠剂
最大使用量(每1kg)腊肉0.15g膨化食品0.5g淡奶油0.02g胶基糖果20.0g
根据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NO2属于无机化合物(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阿斯巴甜中含有4种元素.
(3)β一胡萝卜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5:7.
(4)1kg某胶基糖果中含环七糊精11.0g,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其使用标准.
(5)“我国应该禁止使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不正确,只要按使用标准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即可(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