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挥发 B. 海水晒盐 C. 湿法冶铜 D. 冰雪融化

C 【解析】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湿法冶铜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五四制)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 【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的硫、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的

B.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C. 钙、锌、铁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 海水中含有钾离子,仅通过物理变化即可得到钾单质

A 【解析】A、“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的硫、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硫酸、硝酸造成的,正确;B、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碳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物质反应,例如碳在空气点燃时能生成二氧化碳,错误;C、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错误;D、海水中的钾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要得到单质一定发生化学反应,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干冰人工降雨 B. 氦气制霓虹灯

C. 石墨制铅笔芯 D. 盐酸金属除锈

D 【解析】A、干冰用做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错误;B、氦气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了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C、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很软且为深灰色,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用盐酸除铁锈是盐酸和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18年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金属钨(W)可做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含有FeWO4)与Na2CO3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Na2WO4。化学方程式为 4FeWO4 + 4Na2CO3 + O2 4Na2WO4 + 2Fe2O3 + 4______。

(3) 合金有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下图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填序号“a”“b”或“c”)。

(4)合金材料 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H2O]是一种新型塑料阻燃剂,其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2a+3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铁合金,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

放热 CO2 a c+2d 2Al+3CuSO4=3Cu+Al2(SO4)3 置换 【解析】(1)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发烫,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4个铁原子,4个钨原子,30个氧原子,8个钠原子,4个碳原子,生成物的已知物质中已经有8个钠原子,4个钨原子,22个氧原子,4个铁原子,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18年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

C.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A 【解析】A、该反应中,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故A正确; B、稀释酸性溶液时,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能低于7,故B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刚开始就应该有沉淀生成,故起点应该从0点起,故C错误; D、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稀硫酸被完全反应,故生成的氢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市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宝里模拟炼铜,开展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Ⅰ.验证单质碳的还原性

(1)加热固体,2min后,观察到固体变红或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证明碳具有还原性。

(2)CuO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反应后红色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高温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可能还含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H2SO4=Cu+ Cu 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体的成分: a全部是Cu ;b.全部是Cu2O ;c.全部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取试管内红色同体,进行如下实验验证: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红色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____色,则猜想a错误。

②过滤,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干燥,称其质为1.04g,则猜想______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评价反思】在的铜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浑浊 还原 将导管从试管中移出 既有Cu也有Cu2O 蓝 c 若有1.44g的氧化亚铜反应会生成0.64g的铜,而实际收集到的铜的质量为1.04g,故1.44g是氧化亚铜和铜的混合物。 Fe+CuSO4═FeSO4+Cu 【解析】Ⅰ.验证单质碳的还原性:(1) 据反应C+2CuO2Cu+CO2↑可知,反应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产生,故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碳具有还原性;(2)由(1)分析可知,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8.8 80%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固体的质量即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2)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出碳酸钠质量,再用碳酸钠质量除以样品质量即可。具体步骤如下: 【解析】 (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72.5g-163.7g=8.8g (2)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