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取H2,C装置相对于B装置,优点有_____,使用G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
(4)某化学家根据绿色化学中原子转化利用率为100%的理念,为了同时制备氢气和氧气,设计了如下的各步化学反应(Br相对原子质量80)
①CaBr2+H2OCaO+2HBr ②2HBr+Hg
HgBr2+H2↑
③HgBr2+CaOHgO+CaBr2 ④2HgO
2Hg+O2↑
若要通过上述方法制备8g的氧气,理论上需要溴化钙的质量为_____g,上述制备气体的方法中存在的缺点是_____(只写一点即可)
(5)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将气体通入下图装置进行探究
①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装置H、K中溶液变浑浊,I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
③装置I的作用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意外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或实验意外处理 | 方法 |
A | 稀释浓硫酸 |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不断搅拌 |
B | 点燃氢气 | 点燃前先验纯 |
C | 连接玻璃导管和橡胶导管 | 直接将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导管内 |
D | 氢氧化钠溶液不小心沾皮肤上 |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将等质量的铁丝和锌粒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 制取Fe(OH)3:将Ba(OH)2溶液和Fe2(SO4)3溶液混合后过滤
C. 除去H2中的HCl气体和H2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
D. 分离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加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
A 铜 B 水 C 氯化钠 D 乙醇
(2)下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①请在上方的虚线框中画上适当的粒子图形,以完善这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_____。
②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往硫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_____(填粒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玻璃水杯 B. 纯棉衬衣 C. 不锈钢餐具 D. 汽车轮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探究其性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组装好实验装置,加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装置A中甲的名称是_____。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盐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盐。
(提出假设)
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假设2: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从而浑浊变澄清。
(设计实验)为除去CO2中的HCl,小组同学在上图中增加下图装置,装置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填选项序号)。
A 浓硫酸 B NaOH溶液
C 饱和Na2CO3溶液 D 饱和 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_____。
(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PH传感器测得上图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BC段产生的现象是_____。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HNO3、Na2CO3、BaSO4 B. Na2SO4、KOH、NaCl
C. H2CO3、Ca(OH)2、MgO D. H2SO4、Ba(OH)2、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