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B、①和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②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D、示意图中只有③和④具有稳定结构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同一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通常是稳定结构,据此解答.
解答:解:A、③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属于同一族,错误;
B、①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而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错误;
C、②能形成镁离子,⑤能形成硫离子,故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正确;
D、①具有稳定的结构,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比较,相同的是
 

A、都是有毒气体    B、都属于氧化物    C、都能溶解与水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氧化铜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无变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铜和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C、滤液中一定含有H+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目前家庭中常用的洗涤剂中含有一种三聚磷酸钠(Na3PO4)的物质,它是污水中磷元素的主要来源,常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Na3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7B、+6C、+5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微观粒子图所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是(  )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想测定一瓶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他取一定量的该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烧杯中,然后又加入14.6%的稀盐酸,充分搅拌,直到刚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发现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所取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恰好相等,则瓶内氢氧化钠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6%B、9.2%
C、5.3%D、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⑤合金在化学性质上不再具备金属的特性;⑥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A、①④B、②③C、④⑥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种即可).
(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参与实验室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的研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再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NaOH、Ca(OH)2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OH的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347
Ca(OH)2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探究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是:CaCO3  乙同学认为是:CaCO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Ca(OH)2的理由是
 
(用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探究】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甲猜想正确
乙: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沉吟液中滴加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乙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本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②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溶,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再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