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以下问题.

(1)操作②的名称是;若在操作②结束后发现溶液仍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过滤.
(2)实施操作③时玻璃棒要不断搅拌,直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3)计算精盐的产率是66.7%(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4)若精盐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BD(填字母序号)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过多
D.转移精盐时,蒸发皿中有残留的固体.

分析 (1)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回答;
(2)根据蒸发时的操作回答;
(3)根据精盐和粗盐的质量计算产率;
(4)从氯化钠损失的角度分析.

解答 解:(1)根据图示和粗盐的提纯步骤,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溶解、过滤、蒸发;若发现溶液仍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再过滤一次.
(2)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3)精盐的产率是$\frac{2g}{3g}$×100%=66.7%;
(4)若精盐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蒸发时有固体溅出或转移精盐时,蒸发皿中有残留的固体.
故答案为:(1)过滤;重新过滤(重新实验);
(2)出现较多固体;
(3)66.7%;
(4)BD.

点评 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计算,溶解时需要称量粗盐以及将粗盐配成溶液,过滤时需要有玻璃棒引流和烧杯等仪器,蒸发时需要蒸发皿、酒精灯等仪器,计算需要天平称量精盐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 导管连接起来,气球
中装有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如图所示(气球在空气中产生的浮力忽略不计).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g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 g稀盐酸,天平平衡.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1)实验开始时,将两个气球中的碳酸钠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右盘锥形瓶内白色固体迅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天平的指针偏左 (填“偏左”、“偏右”或“摆动平衡”,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偏左;原因是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3)小结:在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选择的反应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则此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片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这说明了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变红(合理答案即可).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都是蛋白质,蛋清、鲜乳中也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Ag+等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凝固而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CuSO4、AgNO3、Ba(NO32、AgCl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AgCl.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1,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的HCl(填物质的化学式),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使人中毒的钡离子.
(3)若因BaCl2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最佳解毒措施的是BD
A.多饮糖水    B.饮用NaSO4溶液     C.饮用食盐水   D.多饮鲜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与俗名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  )
A.氢氧化钙、熟石灰B.氢氧化钠、苛性钠C.碳酸钠、纯碱D.碳酸氢钠、苏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吸附和过滤作用.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填化学式)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这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4)根据表回答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NaCl35.736.036.537.338.439.8
NH4Cl29.437.245.855.265.677.3
①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38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NaCl溶液为饱和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B>A=C.
(2)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无溶质析出的是C.
(3)20℃时,将2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70g.
(4)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气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由图两个实验步骤判断:铜片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步骤二.(填“一”或“二”)
(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元素组成,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a.甲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H2,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装置C
(填编号),所选装置的实验现象为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A装置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H2$\frac{\underline{\;\;△\;\;}}{\;}$Cu+H2O.
b.乙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CO,A装置的实验现象为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装置B(填编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方法仅用上述装置有明显的缺陷,要弥补,应采取的措施是:加上一个尾气处理的装置.
c.通入的气体如果含有少量水蒸气,若在A装置左边增加一个B装置,则澄清石灰水应更换成浓硫酸.
d.对A装置加热前,应先通入纯净气体的目的是防止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3)结论:经过甲、乙两同学的实验现象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为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的四组方案,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