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索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分析 A、根据1个乳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乳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乳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乳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填化学式,下同);滤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ZnSO4,可能含有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时,发现试管中的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明显发热,但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为探究白色不溶物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宽窄相同的镁条,反应后静置观察,结果如下表:
试管ABCD
镁条长度1cm2cm3cm4cm
不溶物少量较多很多
【查阅资料】
(1)在MgCl2溶液中,Mg能与H2O在常温下反应:Mg+2H2O=Mg(OH)2↓+H2↑.
(2)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在溶液中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例如:2AgNO3+MgCl2=2AgCl↓+Mg(NO32,生成的AgCl不溶于稀硝酸],该性质可以用来检验溶液中含有氯化物.
(3)Mg(OH)2为白色固体,能与酸反应.
【猜想与假设】
Ⅰ.镁用量增多使生成的MgCl2增多而析出晶体.
Ⅱ.镁条反应过程中有残碎的镁粉剩余.
Ⅲ.生成了Mg(OH)2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另取三支试管分别为①、②、③,重复上表D中实验,静置备用.
(1)取试管①中不溶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为m g.取m g此固体于另一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不溶物没有明显减少.
对比实验:再取一支试管,加入mg氯化镁和5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取试管②,倾出上层溶液得不溶物,加入稀盐酸.若出现不溶物消失,且产生大量气泡现象,则可以证明假设2成立.实际实验中并未出现该现象.
结论:假设Ⅱ也不成立.
(3)取试管③,过滤,向漏斗滤纸上的不溶物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多次,直至最后一次向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银不出现白色沉淀(填实验现象),表明不溶物已经洗涤干净.取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发现不溶物立即溶解,向所得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结论:假设Ⅲ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同时可判断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氯元素.
(4)经过定量分析,得出不溶物的生成原理如下,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Mg+2HCl+2H2O=Mg2(OH)2Cl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水或细沙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的大量的热;铁丝烧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局部的温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加热氧化铜与木炭的混合物,红色粉末变黑,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向试管中的镁条滴加稀盐酸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壁发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54172010
反应后的质量/g1002x
A.x为89B.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 g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经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m 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v mL.
④计算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A中有气泡产生;写出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3)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原因是:避免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而损耗,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4)判断实验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滴入稀硫酸,A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5)叙述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方法: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6)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定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氢氧化钠样品中除了碳酸钠,还有水.
(7)取10g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向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107.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今年中国学生营养目的主题是“全面、均衡、适量”.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C(填字母序号,下同).
A.橄榄油       B.蔬菜         C.米饭          D.鸡蛋
(2)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D.
A.陶瓷        B.青铜         C.玻璃钢        D.聚乙烯
(3)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4)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为了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应施加化肥的种类是磷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操作方法 
 A FeSO4溶液(CuSO4 过量铁粉 过滤
 B CO2气体(CO) 足量氧化铁粉 高温加热
 C CaO固体(CaCO3 足量的水 过滤
 D NaCl固体(Na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