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小明根据所学内容,红磷、白磷、木炭、镁条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哪种物质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问题】红磷、白磷、木炭、镁条几种物质,哪种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
①红磷、白磷对比情况
红磷白磷
状态暗红色固体蜡状固体 有毒
燃烧温度240℃40℃
②镁条可以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如N2、CO2
【探究过程】如图所示,按照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几种物质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可行性.
(1)红磷、白磷探究实验
小明认为选用红磷进行实验,其原因是红磷无毒,白磷有毒.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将足量红磷放到燃烧匙中,点燃红磷,进行实验





产生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瓶壁有热感;
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1/5

空气中氧气约占$\frac{1}{5}$

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C和O2反应生成CO2,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不变.
(3)若将实验药品改为镁条,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观察到水倒吸入集气瓶大于$\frac{1}{5}$.根据资料信息,小明知道镁条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进而影响反应结果.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和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探究结论】几种物质中,红磷是最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分析 (1)根据红磷和白磷的毒性选择药品;填写实验报告时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和瓶内压强的改变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注意反应条件;
(2)根据碳和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和瓶内压强的改变分析;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完成.

解答 解:(1)选用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白磷有毒,红磷无毒;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反应停止后冷却,打开止水夹,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 $\frac{1}{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 $\frac{1}{5}$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故答案为:红磷无毒,白磷有毒;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产生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瓶壁有热感;.
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1/5.
空气中氧气约占 $\frac{1}{5}$

化学方程式 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C和O2反应生成CO2,二氧化碳是气体,使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就不变,故水不能倒吸.
故答案为:C和O2反应生成CO2,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不变.
(3)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故答案为: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点评 解决探究性实验题要过“三关”,即:审题观,要做到看清题中所讲的化学过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观,想化学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概念和所用的化学原理、想所给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想有无隐含条件及题目考查的内容;解答观,根据题意和条件,选择最佳的答题方法,实验验证所选取的试剂要易得,操作要简单,现象要明显,结论要可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
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O2$\frac{\underline{\;点燃\;}}{\;}$CO
B.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Fe+CuSO4═Cu+FeSO4
C.镁带燃烧   Mg+O2$\frac{\underline{\;点燃\;}}{\;}$MgO2
D.红磷燃烧  2P+5O2 $\frac{\underline{\;点燃\;}}{\;}$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二氧化碳、熟石灰、石墨、氧气四种物质中,可用于降低土壤酸性的是熟石灰,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石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在纯氧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A,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是E,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D检验氧气的是否集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B,收集装置是D,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5)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则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A,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一些发酵粉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g粉末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36.5g.
(1)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100g能配制所需10%的稀盐酸360g.
(2)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可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C.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D.某酸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可证明该酸一定具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甲小组同学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1)①甲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如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现象记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样品1:无明显现象NaOH+HCl=NaCl+H2O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简述操作的主要步骤: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乙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 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氢氧化钠(酚酞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没有安全隐患的是(  )
A.夜晚发觉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用煤炉取暖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