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

A.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 盐酸液滴不小心溅入眼内,用手揉揉即可

C. 经老师同意后才能做实验

D.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用考虑试管口是否对着其他人

C 【解析】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下倾斜将导致液体流下,造成不必要的腐蚀或伤害;B、试剂进入眼睛内,千万不要用手揉,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C、经老师同意后才能做实验,正确;D、加热液体时,若试管口对着他人,则暴沸溅出的液体可能造成事故。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7 B. 9 C. 10 D. 19

B 【解析】 试题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因为质子数等于原子内的核电荷数。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高锰酸钾的一种工业生产简图如下所示。

(1)上述含锰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MnO4 + 2H2O === 2KMnO4 + 2KOH + H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Mn和________________。

MnO2MnO2、KOH、O2H 【解析】 (1)上述含锰元素的物质中,二氧化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2)氧化反应器中发生的是二氧化锰、氢氧化钾与空气中氧气的反应;(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有单质氢气生成,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B 【解析】 试题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图中“a”代表的是氮气,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从________套,夹在试管的________,注意手指应按在试管夹的________。

5底部向上中上部长柄上 【解析】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夹从底部向上套,主要防止试管夹从管口套入时有污物落入试管中,污染药品;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过高试管易脱落,过低易烧坏试管夹;手指若按在短柄上,用力使易使试管脱落,所以要按在长柄上;为了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中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不超过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2012·德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酒精挥发 C. 打磨玉器 D. 大米霉变

D 【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谓的新物质就是指与原来不一样的物质。 A、海水晒盐是物质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物理变化; C、打磨玉器改变的是物质的形状,物理变化; D、大米霉变生成不同原来一样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下图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___________;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若要制得纯水, 可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

悬浮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杂质不溶性杂质 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不是蒸馏 【解析】 (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固体颗粒物;(2)取水后加入的絮凝剂是明矾,加入絮凝剂的作用是吸附不溶物,加速不溶物的沉降;(3)过滤池中过滤掉水中细小的不溶物;(4)活性炭有吸附性,吸附池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5)清水池中仍然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故不是纯水,若要制得纯水,可采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3 元素 题型:填空题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2)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元素,分子 【解析】 试题(1)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组成的,(2)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D 【解析】 试题A、取用固体药品,试管要平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故A正确. B、量筒读数视要平视,应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B正确. C、取用液体药品,试管要紧靠试剂瓶口倾倒,瓶塞要倒放,故C正确. D、称量物质时,砝码放在右盘,物质放在左盘,图中砝码和物质放反了,故D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