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现有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F三种仪器的名称:A、
 
  B、
 
  F、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仪器装置编号为
 
,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①装药品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熄灭酒精灯
⑥收集气体  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在实验中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3)除此之外,实验室还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主要步骤进行分析;
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铁架台,B是试管,F是集气瓶;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用的仪器装置编号为:ABDEG,在制取气体时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固定,反应结束,要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⑥⑦⑤,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在实验中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故答案为:(1)铁架台,试管,集气瓶;
(2)ABDEG,②①④③⑥⑦⑤,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3)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蒸馏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所得到溶液的pH>7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化钙
C、醋酸
D、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2个钙原子
 
;  
(2)5个氢分子
 

(3)3个二氧化碳分子
 
;  
(4)三氧化二铝
 

(5)过氧化氢
 

(6)氧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课本实验做了以下改进.
(1)如图1,请回答有关问题.
a.该实验的目的是
 

b.A烧杯中的现象是
 

c.为了使实验结论可靠,该兴趣小组增加了B烧杯;
你认为B烧杯的作用是
 

(2)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教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氧化铜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进行分离,并将所得氧化铁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 g.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在第③步中,要使剩余物分离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
 
,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
(3)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评论】
(5)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若实验④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知识拓展】
(6)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橡皮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小倩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
 
(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
 
处(填“1”、“2”、“3”、“4”),但实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
(3)讨论:①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原因是
 
.②A实验还可以初步得到氮气的性质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
 
的一种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有下列几种变化:
(1)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
(2)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3)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
(4)在一小烧杯里放入半杯水,取一小粒品红放入,其现象是水慢慢变红.
从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
(1)(3)能证明
 

(2)能说明
 
而原子
 

(4)能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10+y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阳粒子”或“阴离子”),当x<10+y时,该粒子为
 

(2)当y=2是x=
 
.该元素的名称为
 

(3)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
 
,y=
 

(4)当x=16时,该粒子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