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C物质的化学式Fe3O4;E物质的化学式CO;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丙→乙:Fe+2HCl═FeCl2+H2↑.

分析 在初中阶段,所接触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推测出D可能是二氧化碳,化合物B会生成两种单质的只有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可知B是水,乙甲是氢气和氧气,乙又可以由丙单质转化成,所以乙是氢气,丙是活泼的金属,黑色粉末状的金属会转化成氢气,所以丙就是铁,E、D的元素相同又会和C转化成铁,所以E就是一氧化碳,C也是黑色粉末与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C就是四氧化三铁,甲是氧气,A与B的元素相同,会生成水和氧气,则A就是双氧水,将各种物质代入图中验证即可.

解答 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推测出D是二氧化碳,化合物B会生成两种单质的只有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可知B是水,乙又可以由丙单质转化成,所以乙是氢气,丙是活泼的金属,黑色粉末状的金属会转化成氢气,所以丙就是铁,E、D的元素相同又会和C转化成铁,所以E就是一氧化碳,C也是黑色粉末与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C就是四氧化三铁,甲是氧气,A与B的元素相同,会生成水和氧气,则A就是双氧水,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C是四氧化三铁,E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Fe3O4,CO;
(2)根据(1)中推出的各种物质,结合反应原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
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

点评 解此类题时只要根据需要推测出需要的物质即可,不必计较每种物质都需要推出,关键是找突破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是78%
C.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有:SO2、NO2、CO2
D.空气的成分相对固定,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有 Na、O、C、H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2)汽水中含有的酸H2CO3
(3)厨房清洁剂中含有的碱NaOH;
(4)自制汽水用到四种元素组成的盐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梦薇薇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与铜发生反应;
(2)写出该实验中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l%(填“>”、“=”、“<”).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图象能正确体现与实验对应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向一定量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CaO,再恢复到原温度
B.
将烧杯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金属
D.
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l    (2)镁离子Mg2+
(3)2个氨分子2NH3              (4)5个铵根离子5NH4+
(5)一个硝酸根离子NO3-         (6)m个铁离子mFe3+
(7)硝酸亚铁Fe(NO32      (8)碳酸根离子CO32-
(9)3个五氧化二氮分子3N2O5 (10)4个汞原子4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信息1.难溶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和CO2
信息2.CO2能与Zn反应生成CO气体
信息3.酒精灯的加热温度400-500℃,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左右
(1)D装置的加热必须在A和B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这样做的原因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和空气混合加热爆炸.
(2)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或除去)CO2,从实验安全或环保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在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表实验:
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
1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溶解,无气泡溶解,有气泡
2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无现象
则乙组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打开A管的活塞,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尖嘴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时,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用一根燃烧的火柴接近B管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现象时.该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5年12月3日潮州日报报道:刚过去的10月和11月,全市共接警火灾127起,其中死亡2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约82万元.从燃烧条件分析,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可燃物;
(2)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LMNP
熔点/℃-117355044-259
沸点/℃784827257-253
着火点/℃51037040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M和P(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