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人体摄入碘不足易得大脖子病,有报道指出碘摄入过量也有可能导致大脖子病.日常生活中人们摄入的碘主要来自于加碘盐.这段话中的“碘”指的是


  1. A.
    碘元素
  2. B.
    碘分子
  3. C.
    碘原子
  4. D.
    碘离子
A
分析:由题意可知,“人体摄入碘不足易得大脖子病,有报道指出碘摄入过量也有可能导致大脖子病.日常生活中人们摄入的碘主要来自于加碘盐.”这段话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其存在形式为化合物.
解答:由题意可知,题目中所提的“碘”是指碘元素,其存在形式为化合物.
故选A.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ClO2是优良的饮水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1. A.
    +5
  2. B.
    +4
  3. C.
    +2
  4. 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煤矿的矿井里,常有甲烷逸出,因此矿井里必须通风,严禁烟火
  2. B.
    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
  3. C.
    为了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4. D.
    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


  1. A.
    健康常识:人体缺锌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 B.
    金属防护:在钢铁表面涂油或制成合金,防锈蚀原理一样
  3. C.
    农业常识:尿素[CO(NH22]是一种化学肥料,它属于氮肥
  4. D.
    营养知识:维生素在人体中需要量很少,它不属于人体的营养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1. A.
    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2. B.
    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3. C.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4. D.
    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2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比较三种碳酸盐: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碳酸钙的性质:
①外观对比,在常温下三种固体的状态均为________;
②与水作用,用药匙的________各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分别用pH试纸测其上层清液的pH值,则测其pH的方法是________,当用此玻璃棒测定下一种溶液的pH值时操作方法为________;
③与酸或碱作用,各取固体试剂少许分别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则盛放碳酸氢铵试管的现象为粉未消失,溶液呈无色,盛放碱式碳酸铜试管的现象为________.盛放碳酸钙试管的现象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友情提示: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数学公式2H2+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C、D、E分别是氧化铁、铁、氧气、一氧化碳、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1中将一定条件下所有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连接起来:

②A与B反应后的溶液呈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A与C能发生置换反应,则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2)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常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或物质的名称:
(1)五氧化二磷________;(2)四氧化三铁________;(3)二氧化硫________;(4)MnO2________;(5)H2O2________.(6)CO2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