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在盛有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固体存在,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是(  )
A.Cu和MgB.Ag和CuC.Zn和CuD.Ag

分析 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灵活的运用有关的知识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锌>铜>银,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故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镁,根据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溶液中仍含有硝酸银,混合溶液中硝酸银未完全反应,可得到所加入锌粉量不足;锌只与硝酸银发生反应且锌粉量不足,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因此,所得滤渣中只含有银.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及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CO是工业中重要的还原剂.
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中采用CO和CuO作为反应物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一】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处点燃的目的是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D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②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D.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
C.实验中若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之一是防止铜被氧化
③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
【探究活动二】
甲同学不小心将探究一得到的部分红色固体洒落到稀硫酸中,发现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两位同学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感到不解,向老师求助,老师向他们提供了以下资料,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
【资料】
Ⅰ.氧化铜被还原的过程可能会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也能被还原成铜;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SO4+Cu+H2O
结合刚才的实验现象,两位同学对红色固体的成分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Cu2O.
经过讨论交流,两位同学再次实验,并采取了不同的方案验证了猜想.
【方案一】

①操作A为过滤,加过量硫酸的目的是使氧化亚铜完全反应,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硫酸铜,洗涤的目的是除去铜表面的杂质
②大家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并判断出猜想①成立,请你帮助他们计算红色固体a中Cu2O的质量为2.88g.(无需写出计算过程)
③老师看了小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后,高度赞扬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设计,并指出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中若出现以下失误,会使红色固体a中Cu2O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BC
A.稀硫酸量不足
B.反应后未洗涤剩余的红色固体就直接进行了干燥
C.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剩余红色固体
D.将红色固体b转移到天平上时有少量洒落
【方案二】
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也能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甲乙同学经过计算验证出猜想①正确,请你写出CO与红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高温\;}}{\;}$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要保护水资源,只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为了控制空气中PM2.5的含量应停止建筑工地施工
D.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硫离子S2-            
2个氮分子2N2   
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stackrel{+3}{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硫酸铜B.硫酸锌C.氯化亚铁D.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C(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3)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Fe=H2↑+FeCl2
(4)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铁、铜;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亚铁.
(5)如图是有关金属铁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CD.

A.①中细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氧化铁
B.②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b
C.③中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D.④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而试管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燃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如在厨房中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正确位置应选择如图中的A.一旦漏气,下列应急措施不可行的有c(填序号):
 a、关闭气源阀门  b、打开门窗  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2)发射卫星的火箭可使用液氢作燃料,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3)物质R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则R的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如图1所示,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分液漏斗,b集气瓶.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BC或BE装置(填字母代号).
(3)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2实验:

(一)填表:
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固体质量是0.2g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二)步骤①的目的是与②进行对比;
(三)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四)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氧化铜\;}}{\;}$2H2O+O2↑.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用氢气(或一氧化碳或炭)还原固体,观察固体是否变成红色;或用加热的稀硫酸溶液固体,观察是否能生成蓝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亚硝酸钠(NaNO2)大量用于染料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NO和NO2(微粒个数比为1:1)制备.
(1)NaNO2中N的化合价为+3价;
(2)微粒个数比1:1的NO和NO2混合气被NaOH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