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D.食盐固体

分析 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与U型管相连通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没有受到小试管加入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即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物质时,没有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

解答 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右侧水面上升,故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现象与氢氧化钠和浓硫酸正好相反,故C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也就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掌握常见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气体
B.实验开始时先加热,还是先通一氧化碳气体都可以
C.尾气可以任意排放
D.尾气不可以任意排放,须进行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①铁熔化成铁水 ②葡萄酿成酒  ③纸张可以燃烧   ④胆矾是蓝色晶体.上述情况: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④;(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③;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金属的性质,将一根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1581O1615
实验现象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少量气泡反应停止,铝条剩余
试解释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铝条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将铝条放入稀盐酸中,稀盐酸与铝条表面的氧化铝反应,所以气泡较少.随着氧化铝的减少,铝与盐酸接触面积增大,气泡逐渐增加并达到反应最快.后来盐酸的质量分数越来越小,反应速率减慢,直至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我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种有:煤矿、萤石矿、铁矿…
(1)煤属于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此外还含有硫、氢、氧等,这里的“碳、硫、氢、氧”指的是元素(填“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单质”).
(2)萤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化学式为CaF2).CaF2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
(3)①现代炼铁原理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X.可判断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②我国古代炼铁原理之一是:用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来炼铁,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实验小组取实验室制备CO2后所得的50.0g废液(含有CaCl2和HCl)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测得生成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5g
(2)该废液中含CaCl2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左转|向右转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B(填字母);
(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澄清石灰水或Ca(OH)2溶液
(4)【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Ⅰ.NaCl、CaCl2
Ⅱ.NaCl、CaCl2、HCl
Ⅲ.NaCl、CaCl2、NaOH
【反思与拓展】①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Ⅲ(填序号),理由是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得到无色溶液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b、d(填字母)
a.pH试纸    b.硝酸银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铜    e.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地球上的生命体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常用到氧气.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工业上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得氧气;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盐酸、BaCl2、酚酞B.BaCl2、盐酸、酚酞C.BaCl2、酚酞、盐酸D.酚酞、盐酸、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